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6节(2 / 2)

  “也不算亏本。早一天运走精盐,就早一天赚钱。我们这一个商队的人,在蓝河县光是吃住,就是一大笔花销。”

  “精盐是刚出来的紧俏玩意儿,被人抢着买是应该的,过段时间就好了。”

  “说起吃住,蓝河县的人做事还真周到,进城门的时候,还有人特意告诉我们县内客舍和酒楼的价格,城内还有护卫巡逻,反正住在城内,我是挺安心的,不用担心偷盗。”

  正聊着巡逻队呢,巡逻队的人就从酒楼隔壁路过,然后被商队的人拉着主持公道。

  这波巡逻的人,不是姜蓁的护卫,是县尉按照姜蓁的标准从各乡挑出来的,一队人里面,至少要有个人能大致了解姜国律法,遇上小事,他们才能解决。他们解决不了的,就需要上报给县丞。

  等巡逻队的人搬出姜国律法,商队的人觉得他们处事公正,闹事的也偃旗息鼓。

  亲眼围观了巡逻队的人办事,不止姜蓁满意的点了点头,酒楼里的其他商人,心里也觉得敞亮。

  “巡逻队的人对我们是挺照顾的,好像蓝河公主特意嘱咐过。”

  “听说蓝河公主的人正在大坝乡修渠,大河边还有水磨和水车,你们要去看这个热闹吗?反正排着队等盐,也没什么事干。”

  “来都来了,当然要去看。水磨和水车可是个新鲜玩意儿,拿到别处去,那也是个谈资。”

  “最近磨坊那边的工匠,还在继续增添水磨,他们做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没防着人,你们去看了之后,要是学会了其中窍门,说不定还能在自己老家弄个水磨。”

  几句话的功夫,大家就已经相约好,一起去看热闹。

  水磨和水车,从开始转动那天,就有源源不绝的人跑去围观。

  周围各乡的百姓倒还好,忙着修渠和大坝,没工夫来凑热闹,城内的这群人,尤其是那群没啥事干的商人,来到蓝河县,是必定会跑去围观的。

  富裕点的,还会在水磨坊那边买点磨好的麦粉,亲自感受一下水磨的威力。

  姜蓁听到的全是夸人的,暂时还没有人说自己坏话,所以她在酒楼里吃的这顿饭,吃得非常满意。

  看大家对水磨格外关心,姜蓁把筷子放下之后,就侧过头对周胖吩咐道:“让磨坊那边的工匠,抽空做几个石磨,放在县城里用,顺便供大家参观。”

  石磨的原理过于简单,多看几遍,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与其让人家偷师,她还不如做好人做到底,直接告诉大家石磨的做法。

  磨坊那边的工匠,听到姜蓁的命令,全都忍不住叹气。

  姜蓁给的待遇是真的好,每月有钱有粮,但他们也是真的忙。

  磨坊里需要的水磨就不用说了,现在数量都还不够呢。可姜蓁说了,以后各乡最好都要有一个石磨或者水磨,这样生活才方便。

  偏偏陈冬那边在修大坝,也缺石匠,根本就周转不开。

  但县城里的石磨,是姜蓁点名要的,大家也不敢拖延,抓紧时间就把石磨打磨好,送到了县衙。

  姜蓁这么大方,外头来的人也没客气,都很努力的去记石磨的样子,这玩意儿可比石臼好用多了,等他们回老家,说不定还能靠加工粮食挣钱。

  别的地方缺石磨,公主府是肯定不缺的。她在坊市里买的豆子,拿回家就让人磨成了豆浆。

  在直播间热心群众的指导下,姜蓁还弄出了豆腐,吃得格外享受。

  虽然豆腐就是个简单吃食,但这也是别的地方都没有的美食,原料又便宜,所以姜蓁大手一挥,就让人在蓝河县弄了个卖豆腐的作坊,增加蓝河县的特色。

  豆腐都出来了,姜蓁就在家里顺道研究了一下豆皮、腐乳。腐乳上的霉菌都没没长出来,县令就颠颠的找了过来。

  “公主,城内现在有许多商人问我,水泥卖么?”这事县令做不了主,只能来找姜蓁。

  姜蓁沉吟了两秒,说道:“水泥暂时卖不了,蓝河县都还不够用。要卖的话,至少要等陈冬把水渠修完。他们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大家这不都跑去大坝乡看热闹了嘛,就看到了水泥修建的堤坝格外坚固,用起来还方便,就都惦记上了。”县令讨好的笑笑,说道:“都知道公主您这儿好东西多,还乐意拿出来分享,所以大家就催我来问一问。”

  姜蓁好笑的回道:“让他们别惦记了。卖水泥的时候,我会通知下去的。”

  看来群众里的聪明人还不少,还都有一双发现好东西的眼睛。估计等滞留蓝河县的商人离开,馒头、石磨、滑轮这类好用又好学的东西,就会传到各国。

  第24章门客

  自从姜蓁来到蓝河县,她的动作就没停过,她人不在都邑,但都邑那边,她的名头却是越来越响。

  姜王两天一封的家书送过来,姜蓁都心虚的回信了,但就是不想挪窝,蓝河县这边还有一大摊子事情等着她。

  她期待已久的高炉炼钢,才秘密的把高炉修好,第一炉钢都还没弄出来呢,她怎么舍得走。

  姜蓁磨磨蹭蹭的在蓝河县留了一个月,听到姜王生病的消息,才赶紧回都邑。

  一回到王宫,姜蓁就赶紧跑到姜王面前嘘寒问暖,顺带认错。

  “你这孩子真是属猴的,一放出去,就跑得不见人影,怕是都忘了你家里还有个老父亲了吧。”姜王虽然还在咳嗽,但还有精力对姜蓁说酸话,病得不算严重。

  姜蓁赶紧讨饶,“我在外面一直想着您呢,就是县里的事情太多,我被拖住了。”

  姜王轻哼一声,完全不信姜蓁的鬼话。

  “父王,我之前让人给您送来的水泥,你用过了吗?豆腐你还吃得惯吗?”姜蓁眼巴巴的问道。

  “水泥这东西还不错,比石料方便,修路还行,建房子和城墙就算了。”姜王对水泥的观感一般,王宫内的各处宫殿,用的都是厚厚的夯实的土墙,房梁和柱子用的也都是几百年的巨木。

  单薄的砖和水泥修建的墙壁,在姜王看来过于脆弱,而且还不符合他的审美。

  信里姜蓁还大致提起过水泥的配方,需要用煅烧过的铁矿石,这成本在姜王的眼里,太高了。

  如果把水泥使用到八米宽、六米高的城墙上,这耗费连姜王都支撑不起。

  都邑的的城墙,最开始修建的时候,征用了都邑周边的十六万男女,在正月、六月和九月这三个月农闲时间,分期修建而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