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章(2 / 2)

  “他们有没有在工商局办理的营业执照?”

  司机听这话笑了一声,“有个屁,要那玩意儿干什么,有车有驾驶证就能干这活,用不着去工商,不够麻烦的。”

  旁边一个大姐出声道,“害,没人愿意费那劲,十天半个月办不下来不说,为了个执照天天跑前跑后的,我有个表姑家想开个饭馆,前前后后交了不知道多少资料,后来干脆送了点钱走了后门一个礼拜就办下来了。都是小老百姓,靠着规矩吃饭,那不知道饿死多少人了。”

  有工商的审核把关,起码车辆安全,能避免交通工具超过使用年限而造成事故,这些显而易见的好处,似乎坏在了程序繁冗上。

  “现在有网约车的平台,审核注册程序都已经简化,否则这样非法运营要是被人举报了,这些年挣得钱就白费了。”

  听罢,司机觉出了不对劲,回头看了唐珵一样,正见他一脸坦然正襟危坐,不像是普通人,语气严肃道,“你是什么人啊?”

  唐珵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我在北京的大学当老师,有些年没回来了,小时候经常来这里坐车,今天回来看见人这么少就觉得奇怪。”

  一听唐珵是老师,司机放下了警惕性,热情道,“原来是大学老师啊,我说瞧着你就是个文化人的样子。那网约车平台他们也了解过,但听说平台要和他们分钱的,司机累死累活拉一趟人三十块钱,他们什么都不干就拿走七八块,这谁乐意?而且听说规定必须得用轿车,那轿车一趟才能拉几个人,还不如开面包车多拉几个多挣点。

  唐珵有些好奇,客车和私家车运营算得上是竞争对手,但这客车司机好像句句都在维护,“师傅,私家车抢了你们的生意,你们不记恨?”

  司机摆了摆手,“你看看那些车上的司机有几个年轻人?都是和我一样年纪的人,五六十岁找不上工作,不是去看门就是来开车,我们和年轻人争什么?”

  车上有人应和道,“这些年县里能干的人不是出去念书就是出去做生意,留下来的都是拖家带口的,能有个营生不容易。”

  唐珵听了一会儿便不说话了,新闻只陈述事实,保持客观,不分对错。

  但是在互联网加持下的新闻影响力,可能就需要行业下的每一个人去分担了。

  唐珵始终觉得,好的新闻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

  况且,现下的矛盾说到底其实就在看法规公理大不大得过人情长短。

  越是小城市,中间的界限越模糊,三言两语论不出对错。

  车行到一半堵车了,前面堵了十几辆重型卡车,司机干脆转头从一个村子里走小道绕路,一来一回折腾了两个多小时,村庄里的路崎岖难走,颠了一路,中路也没来得及吃放,下了车唐珵就皱着眉头感觉胃里不适。

  深呼吸了几口还是感觉到胃里恶心。

  从客车站出来抬头看了看,县里这些年发展的很好,过年挂的灯笼还没有摘,几乎每条街上都有,小县城有小县城的格调和繁华。

  唐珵回来前打听了一下,听说前些年老房子拆了,唐建业的房子估了七十多万,四十多万买了个楼房剩下的三十多万,在唐建业被诊断出得了结肠癌的时候,一半被林红梅卷跑了,一半落到了那没皮没脸的老两口手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