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小姑子太懒,但她是福星[七零]> 小姑子太懒,但她是福星[七零] 第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小姑子太懒,但她是福星[七零] 第53节(1 / 2)

  私事要办,公事也不能忘,要是没有稿子回去,丢了报社的工作,她还怎么报答老母亲的养育之恩?

  她得时刻记住自己身上的责任。

  走廊里,老陈赶紧赔笑脸认怂,两个大汉懒得跟他废话,直接把他架起来提溜出去,押着他回了陈家坳。

  到了家门口,老陈发现陈敬军正在等他,他要气死了,质问道:“我就不信了,他们两个在这里能一直待下去?吃饭要票,住旅馆要介绍信,撑不了多久他们就要走了。”

  “那就不用你操心了。”陈敬军早就有了安排,他把院门打开,直接把老陈搡了进去。

  两个大汉则被他分开,一个住进来,借口是陈家亲戚,贴身盯着老陈,一个去招待所,盯颜美玲去了。

  陈家的人,他始终是不敢轻易相信的。

  *

  裴家今晚唱了一出好戏,姚红梅装病的事终于败露了。

  今晚村里放电影,家里人都去了,连裴素素都跟着,就她没去。

  趁着夜色,她骑着自行车回了趟娘家。

  娘家嫂子最近惹了麻烦,因为家里实在没有油水,她没忍住,偷了邻居家过年熏制的腊肉,被人发现了,闹到生产队去,要她赔双份儿的腊肉。

  为了这事,姚家闹得鸡飞狗跳的,姚红梅跟她嫂子感情好,自然要想办法帮帮忙。

  便自然而然想到了找裴素素说情。

  毕竟裴素素连胡雪梅的娘家都肯照顾,没理由不帮这边的嫂子吧。

  她跟娘家人说好了,如今开春了,路边全都是水嫩嫩的小野菜,明天赶紧弄点,给小姑子做荠菜汤圆儿,到时候再开口求她帮忙,就好办多了。

  办完事她就赶紧回来了,怕自己露馅儿。

  其实她已经准备让自己“痊愈”了,但是不能一下好太快,这样反而会被怀疑,所以她最近天天熬”药,再慢慢减少自己咳嗽的次数,这样装得像一点。

  回来后院子门锁着,里面黑灯瞎火的,跟她走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她哼着小曲儿,关上了院门,趁着家里没人,自娱自乐了一把。

  在院子里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的,别提多精神了。

  末了还把院子里娃娃们玩的鸡毛毽子拿起来过了过腿瘾。

  她没嫁人的时候最喜欢踢毽子了,加上她以为家里没人,便越踢越上头,直把自己热得大汗淋漓,也不肯停下。

  裴家父母躲在屋子里,见她脸庞红润,神采飞扬,气得再也忍不了了,直接推开门出去,冷着脸直勾勾的盯着她。

  姚红梅愣住了,飞出的毽子好巧不巧落在了谷赛兰脚下,她也不敢来捡。

  谷赛兰什么也没说,只用一种特别失望特别厌恶的眼神看着她。

  姚红梅脸上火辣辣的,想解释,太苍白,想装可怜,不好使了。

  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慢吞吞走过来道歉:“妈,我错了。”

  “你想怎么补救?”谷赛兰虽然看起来一碗水端平,但其实她对朱亚男和姚红梅并不是特别严厉,毕竟是后婆婆,稍微宽松点的好,免得别人说嘴。

  所以这会儿她虽然生气,但还是给了姚红梅机会。

  姚红梅脑子转得飞快,立马想到用拍马屁的法子解决难题。

  她挽着谷赛兰的胳膊撒娇:“妈,你真好,都不舍得骂我。我以后不敢了。这样吧,我再装三天就彻底好起来,别人要是问,我就说是素素给我治好的,您看行吗?”

  “算你还有点脑子!”谷赛兰冷哼一声,掰开了她的手,“继续踢吧,只有我跟你公公回来了,别人不知道。”

  当然,这个别人不包括柯佳媛,门还是她锁的呢。

  谷赛兰是怕妯娌两个吵架,所以得知姚红梅装病的事后,并没有让柯佳媛留下来。

  这么一来,姚红梅就是自己不小心,被公婆识破了装病,而不是柯佳媛告状,见不得她享清福。

  当公婆的要是这点脑子都没有,那这个家不是要闹得人仰马翻吗?

  至于是谁锁了门,姚红梅也不敢问,只得装糊涂。

  所以姚红梅装病这事,将在很长时间里只有眼下的几个人知道。

  三天后,姚红梅果然“痊愈”了。

  村里人见她居然下地干活儿去了,还挺好奇的。

  一个个的,都忍不住凑上来问问她。

  很快,裴素素医术了得的消息就传开了,她自己还无知无觉。

  走在路上,有人找她治病,她还以为是袁朵朵介绍的。

  等她扛着药箱看完病准备告辞,才知道是姚红梅拿自己的“病”给她造势。

  想想也是,病了两三年的人都被治好了,那可不就是她裴素素神通广大吗?

  裴素素勉为其难,帮姚红梅娘家嫂子把腊肉赔了,这样就算扯平了。

  这天开始,裴素素就忙碌了起来。

  今天大队长媳妇身子不爽,上门求医,看完塞她两只鸡蛋,一条鱼;明天杀猪匠的儿子高烧不退,请她过去,看完塞她一块五花肉,再附赠一盘子猪下水;后天插队的知青想偷偷打胎,找她过去,事成之后送她一支全新的英雄钢笔,再加一支品质上乘的徽毫毛笔……

  裴素素回回得了好东西,吃的一概拿出来给全家改善伙食,用的则看情况,自己用得上的就留下,用不上的就给几个孩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