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第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 第9节(1 / 2)

  姚海芸冲她摆摆手,关上门继续往家走,家里孙宝秋也在,坐在厨房跟马兰英聊天,看到她回来了喊了声海芸。

  姚海芸走进厨房没看到姚昌盛,便问马兰英,“妈,我爸呢?”

  马兰英回道:“今天生产队开会,应该在老李家吧。”

  姚海芸留下来帮忙看火,马兰英往锅里滴了点油,把鱼干倒了进去。

  孙宝秋闲时就喜欢跟马兰英聊天,看着她说:“说起来,建业今年应该有24岁了吧?”

  马兰英回:“有了吧,我记得他跟芳芳来的那一年,我刚好生下海芸,那会儿他应该有四岁了。”

  孙宝秋啧啧,“那这个年纪沈芳芳咋还不给他说媒?她儿子19岁就说媒了,现在孙子都会下地跑了。”

  马兰英摇摇头:“谁知道呢?”

  “真够小气的,建业跟运输船跑运输,一个月工资据说有25块钱呢,算下来这些年挣了不少钱吧,听说工资全给她这个大姨了,每次回来还给她买衣服买吃的,她倒好,拿着这个钱给她儿子盖房子娶媳妇,也不管这个外甥了,让人一直打光棍,房子也不给安排一个,一大家子全挤在一起。”

  孙宝秋说起话来完全没停顿:“上次我想给建业说媒,就我娘家二嫂的小女儿,你也认识吧?人小姑娘长得可漂亮了,还有文化,我就跟她提了一嘴,谁知道沈芳芳这个女人跟我说建业还不急,再等两年。”

  “我呸,都24了还不急?再等两年他连二婚的都不好找,我就没见过这么自私的娘们。”

  马兰英无奈笑笑,深深为老闺蜜折服,“你呀,你这张嘴。”

  第11章

  锅里翻炒几下后,马兰英盖上了锅盖准备焖一会儿,直接说道:“说白了,你就是气她不让你给建业介绍你娘家二嫂的女儿吧。”

  这话是肯定句。

  叶建业个头高,人长得也帅,最重要的是跑运输的,不仅工资高,见过的市面也多,算是岛上年轻一辈里很优秀的男孩子。

  说媒这事,向来是男方家长要主动些,要不是叶建业真优秀,依孙宝秋娇蛮的性格,还真不可能委屈自己去求沈芳芳。

  心事被戳穿,孙宝秋也没生气,还在嘟囔沈芳芳,“你说她到底怎么想的?虽说建业是她妹妹的儿子,但怎么说也养了二十多年,现在是他们家的一份子了,更不要提这些年给他们家挣了多少钱了,于情于理,她也应该帮着安排婚事吧。”

  “心疼钱啊,结婚哪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办完的事,来来回回要花不少钱呢。”

  “所以要我说啊,她还是小气。”

  “甭管再怎么小气,建业好歹是她养大的,这么多年无论多穷也没缺他一口吃的,作为大姨也称职了。”

  孙宝秋撇撇嘴,不说话了,过了几秒忽然灵机一动,又说:“要不跟你家志华说媒吧?我看他也挺合适的,年龄差不多。”

  马兰英想到二儿子叹了口气,实话说:“我倒是想帮他找,但他这孩子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固执得很,我们说的话他哪听!再说他现在在大西北当兵,一个月才给我们来一封信,哪有女孩子能受得了这样的生活。”

  孙宝秋想想也是,又将目光看向了姚海芸,姚海芸脑海中顿时警铃大作,急忙摆手说:“婶子,我也不需要啊,别打我的主意。”

  甭管男孩女孩,相亲嘛,提前相看总是好的,不然越晚越挑不着好的,孙宝秋看姚海芸找对象态度不积极,严肃道:“你怎么不需要,你现在正是需要的时候,相亲相得越早越容易找到好的,要不然你看咱们岛上二十来岁的男生也没几个,好的都被挑走了你怎么办?“

  马兰英一想孙宝秋说的也对,她先前一直以为姚海芸大学毕业后会留在城里,以后找对象也是城里的,也就没太操心过小女儿的婚事,被孙宝秋这么一提点有点急了,忙道:“那你身边有没有合适的?最好是有正式工作的,有合适的就让他们见见。”

  说媒可不是个容易的活,要考虑到男女双方的条件,说实在话,孙宝秋是不太乐意帮姚海芸说媒的,她这个条件在岛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想找到配得上她的男孩子更是没有,偏偏马兰英也是个挑剔的,想当年大女儿姚海菲相亲的时候,也是挑挑拣拣见了十来个男孩才说成。

  孙宝秋表情纠结,轻声道:“你家海芸不好找啊,咱们岛上现在哪有大学生,去年刚考上的现在人家才上大一。”

  虽然急,但马兰英也不是什么女婿都要,她对此很有原则,跟孙宝秋强调说:“那也不能将就,我们就要大学生!不是大学生别往我们家领!”

  姚海芸正好想躲避相亲,顺水推舟跟着她妈的话说,“是啊婶子,不然我们没有共同话题,聊天的时候我说经济,他说捕鱼,他说的我能听懂,但我说的他可听不懂,说不定还说我看不起他,多伤男的自尊心。”

  孙宝秋一脸无奈,“行了行了,你们娘俩,真是一个比一个挑剔。”

  她心想,我倒是要看看你这个大学生女儿最后能找个什么对象。

  正说着话,姚志能跟徐友月也带着孩子们游泳回来了,姚宝瑞手里拎着一个小桶,“姑姑你看,我捡到好多海螺,什么颜色的都有。”

  “还有爸爸抓到的鲍鱼,这是他专门潜到深水里抓到的。”

  姚海芸看着侄子白嫩嫩手掌里的鲍鱼,来了兴趣,出来找到在院子里晾衣服的姚志能,问他:“哥,你这鲍鱼在哪抓的?”

  “不远,就咱们家前面那个海湾。”

  “好抓吗?”

  姚志能摇头,“不好抓,我潜到深水里面才找到这么一个。“

  看来只能运用潜水设备了,兄妹俩刚聊了几句,孙宝秋急匆匆从厨房走出来,谢绝了马兰英要留她吃饭的邀请,一溜小跑回了家。

  到了饭点姚昌盛还没回来,马兰英也不准备等了,给丈夫留了点饭菜,先让孩子们开饭了。

  今天的晚饭还算丰盛,马兰英难得没加粗粮,用细面蒸了一锅馒头,配上鱼干炖萝卜,味道一绝。

  其实姚家经济情况在岛上并不算太差,但养育四个孩子不容易,之前还供着在城里上学的姚海芸,马兰英节俭惯了,今年姚海芸有了正式工作,还答应以后每个月给她15元,儿子儿媳每个月给10元,还有丈夫姚昌盛的工资,马兰英终于能松口气,家里拮据的状况有所缓解,加上也有两个小孩子要补营养,她平时做饭也比之前要丰盛多了。

  姚海芸一直想着跟父亲商量潜水捕捞的事情,等啊等,一直等到晚上九点多姚昌盛才回来,她趁姚昌盛在厨房吃晚饭的功夫,凑到了他跟前,“爸,咱们队里的潜水器现在经常用吗?”

  “还好吧,一直是祁武林在用,捞的东西每家会分一点。”

  姚昌盛把馒头从中间撕开,把鱼干炖萝卜塞进去,直接一口咬了上去,转头问她:“你怎么想起问潜水器了?”

  姚海芸早在下班回来的路上就在脑海里把这个捕捞计划大致规划了一遍,说的时候也不见磕绊,很有条理,姚昌盛听完有些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

  刺参,海胆,鲍鱼这种东西,对他们渔民来说并不算稀罕物,吃多了甚至还有些烦,他没想到这些在市里的餐馆能卖出高价。

  姚海芸猛点头,继续劝父亲:“当然啦,我之前在省城上学的时候,那些大饭店,红烧刺参、葱烧刺参、海胆蒸蛋、鲍鱼捞饭还有鲍鱼炒鸡,这些菜都特别受欢迎,不仅是我在内陆的同学,就连生长在海边的同学,也喜欢去海鲜餐馆吃这些菜呢,吃了还想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