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失控> 失控 第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失控 第4节(2 / 2)

  短视频搜索处排行第一是#秦朗回应称嘉鱼是神经病#,紧跟其后是#嘉鱼深夜发文手撕秦朗#,第三是#嘉鱼人设崩塌#。

  向嘉的心脏仿佛被攥到了一起,本能反胃,她避开乌烟瘴气的话题,在儿童频道找到汪汪队递给男孩。

  男孩心满意足抱着手机倚回奶奶怀里,不再哭了。

  向嘉拉上外套帽子,输液让她感觉到冷,她把冰凉的手蜷进衣深处。视线内多了两条笔直修长的腿,向嘉歪了下头,把眼露出帽檐。

  温热的粥和包子从空中降落到她怀里,向嘉连忙接住,属于面的香气直逼而来。

  “先吃东西后吃药,药盒上有用量标准。”林清和冷质嗓音在头顶响起,一袋子药落到向嘉旁边的椅子上,连同一张对折叠好的缴费单,“这上面有阿乌的电话,有事找她。”

  “谢谢。”向嘉抱着怀里温热的粥和包子,捡起了药袋。

  林清和的手机响了起来,他看了眼来电并没有接,但也没有挂断。修长手指握着手机转了一个来回,垂下手说道,“这边虽然偏僻,但治安很好,每个镇都有警亭。别到处找人买,小心被抓进去。”

  向嘉倏然抬头。

  你在放什么屁?

  他转身走出输液大厅,很快便消失不见。

  向嘉拿出袋子里的吸管狠狠扎进装粥的密封杯,吸了一大口。没有加糖的小米粥落入口腔,温热的小米香。

  她两天没吃东西,胃里旷着,小米粥来的如此恰好。她喝完了一杯粥,胃里才舒服一些。

  小米粥和包子这种传统早餐以前向嘉是绝对不吃的,她要出镜要保持身材,极少碰这种升糖很快的碳水。

  向嘉掰了一块包子,青菜馅的,小心翼翼放到了嘴里。面皮松软,馅料鲜嫩,意外的好吃。她吃了一整个包子。

  在原地坐了一会儿,起身拖着输液架走到角落接了一杯温水坐回来喝药。

  这里没人认识她,她把口罩摘下来也没人往这边看。

  缴费单上的金额是一百二十六,背面的空白写着一行数字,笔锋遒劲有力。向嘉把缴费单装进了斜跨的背包里,靠在椅子看输液管。

  十点半向嘉便输完了液,阿乌还没有来,她拎着药离开了医院,在附近找了一家自动取款机取了两万现金。

  隔壁商场卖手机的店铺放着巨大的广播声,最新款的某水果手机只需要5299。向嘉把现金装进背包,收起卡走出自助银行站在台阶上看卖手机的店铺。

  “看手机吗?”一个中年女人从五颜六色的宣传单后面探出头,说道,“美女,进来看看啊。”

  向嘉走向女人,“你好,我的手机丢了,我能不能借你的手机打个电话?”

  女人表情凝固。

  “不能就算了,谢谢。”

  “可以。”女人打开了手机店的大门,说道,“你是外地人?来这里旅游的?可以先买个备用机,我们这里有99套餐免费送手机。”

  “说不定我能找回来。”向嘉走进店铺,往手机上看,她需要一个手机,可她不敢买,说道,“我给你付电话费。”

  “那倒不用,现在谁的手机套餐都用不完,没人打电话。”女人把手机解锁递给向嘉,说道,“你用吧。”

  向嘉跟阿乌拨了个电话,很快那边就通了。

  “我是向嘉,昨天入住你们客栈的。”

  “你在什么地方?”阿乌激动起来,“我来医院没找到你,你还在医院吗?”

  “我在对面的商场。”向嘉说,“出门左拐大概三百米的地方有个手机店,我在这里。”

  “好的,我马上过去。”

  向嘉挂断电话把手机还给店主,再次看手机,最终还是走出了手机店。

  “真不买吗?一般丢了的手机是找不回来的。”店主苦口婆心地劝向嘉,“现在人没有手机那跟瞎子聋哑一样,你在我这里买个手机,拿身份证去隔壁营业厅补办一张卡,一点都不耽误。”

  “我身份证也丢了。”向嘉已经看到了阿乌的灰色面包车,她走下台阶,“谢谢您了,我觉得做个瞎子聋哑挺好。”

  店主:“……”

  阿乌的面包车急刹在路边的花坛处,她从驾驶座探头出来,“美女小姐姐,这里。”

  向嘉大步走过去拉开车门上车,车内多了花香,她回头看到后面摆着一大束鲜红的野百合。

  “刚才陪客人去山里,捡到的花,漂亮吧?”阿乌发动引擎把车开出去,看向嘉手边的药,说道,“你怎么肠胃炎了?是水土不服吗?”

  “嗯。”向嘉拉上安全带,升上了副驾驶的车窗。风吹着虽然很舒服,但喝了凉风胃里会疼。

  “那中午我回去给你煮白粥,最近要忌口,酸辣重口的都不能吃。我之前肠胃炎发作喝了一周的白粥才缓过来,特难受。”阿乌大大咧咧,说道,“今天送你来医院的就是隔壁酒吧的老板,人是不是特好?长得也很帅?”

  确实很帅,林清和的脸放进娱乐圈哪怕什么都不会做,只做花瓶也能吸引一群小迷妹。

  “他不是本地人?”向嘉随口问道,“怎么会来这里?”

  “不是本地人。”阿乌把驾驶座的车窗也升了上去,说道,“他好像是上海人,不清楚为什么来这里,没问过。”

  “他的酒吧开多久了?”

  “一年多,不到两年。”阿乌知无不言,“他人特别好,我们镇上的景观灯是他装的。去年发大水,江堤被冲毁了一段,也是他个人出钱给修好了,他过年会给镇上的孤寡老人送米面。镇上没有什么年轻人,老龄化太严重了,时代发展又太快,像智能机什么老年人都不会操作,大家都去找他。”

  县城白天人也不多,三三两两的老人背着竹筐岣嵝着背慢吞吞走着,极少有年轻人。乡镇渐渐趋于老龄化,没有经济发展的地区,老龄化更严重。

  天上的乌云渐渐散去,一束阳光挤出云层,照向大地。县城被溧江一分为二,青山环绕绿水,安静的像一副水墨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