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第2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 第217节(1 / 2)

  “不得不说,蜀王确实挑了一个最好的机会造反。”

  喻行舟端坐在太师椅中,沉吟道:“南交国上次莫非没有陛下吓住,竟敢来趟这趟浑水,不知蜀王许下了什么好处。”

  几人正在商议间,莫摧眉带着另外一封紧密密报赶来。

  “陛下,蜀王已经打出诛灭不义暴君的旗号,公开反叛!号称五十万蜀军倾巢而出,杀向蜀、雍边境。”

  “另外,西南边境夷族十万大军犯边,配合蜀军在行动,蜀王撤掉了所有戍边边军。”

  “两军势如破竹,七日之内已经攻克了三座城池,目标直指京州,现在西线和西南线双线告急!”

  御书房里陷入一股焦灼的沉默。

  六十万对十万,压力甚至比当年燕然三十万大军围城还要大。

  须臾,秋朗率先迈步而出,单膝跪地拱手道:“臣请领兵出战,替陛下剿灭乱党!”

  莫摧眉瞥他一眼,同样跪地请命:“臣也愿前往!”

  禁卫军副统领张束止和御营骑兵统领叶丛二人,也同时出列请战。

  萧青冥看着齐刷刷跪了一地的臣子们,缓慢地眨动一下眼睛,沉默片刻,道:“蜀王和南交夷族,朕虽不放在眼里,但此战关键不在于胜,而是要速胜,大胜。”

  “燕然王苏里青格尔,不会放过这个进犯的良机。必须要在燕然南下前,解决蜀王叛乱。否则……”

  萧青冥闭了闭眼,将某些不愉快的回忆从脑海里删掉。

  他长身而起,从书桌后走出来,单手负背,目光缓缓环视众人:“朕,欲御驾亲征。”

  众人大惊失色:“陛下,不可,太过危险!”

  喻行舟同样一惊,下意识从太师椅中站起身:“陛下!”

  第138章御驾亲征

  就在萧青冥在朝议上公开更改年号为景耀,严厉整治淮州世家后,不少淮州世家的残余势力投奔蜀州,短短数月之间,几乎所有反对萧青冥的力量,都汇聚在蜀州。

  景耀三年十一月,蜀州王在《蜀州报》上公然宣称,当今皇帝乃伪帝。

  萧青冥在朝堂上所言登基前遭奸人陷害以及前太后陈氏加害,全是愚弄百姓的谎言,真正的皇帝早已被起害死云云。

  “……奸人冒名混淆视听,以弥天大谎欺骗天下人,逼迫宗室打压皇亲勋贵在前,欺凌太后弱质女流折磨致死在后……”

  “……在朝堂倒施逆行,擅改祖制,亲小人,远贤臣,使民怨沸腾,乱象四起,惹得天怒人怨,众叛亲离……”

  “吾乃蜀州王,太祖皇帝嫡脉后人,今昭告天下,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讨伐之,诛灭不义暴君,重铸纲常,还天下以朗朗乾坤!”

  蜀王发表在报纸上的讨伐檄文,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四处传播,尤其在京州,传得沸沸扬扬。

  同时,蜀王公然起兵造反,号称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兵蜀州,杀入雍州,十几日之内连克三座城池,大军直逼雍州通往京州的关隘长恒关。

  一时之间,天下震动。

  继三年前燕然大军围城后,京州再次被战争阴云笼罩,雍州和京州百姓人心惶惶,尤其是长恒关内,城里的百姓被迫开始往东边逃难。

  随着四散逃亡的人们口耳相传,越来越多的流言朝四面八方快速扩散,京城里,各种谣言满天飞,谁也不想再经历一次三年前的恐慌和绝望。

  “这个蜀王口口声声称现在的圣上是伪帝,岂不是说三年前那个丢了幽州,被燕然军打得差点弃京南逃的昏君才是真的吗?”

  京城茶馆酒楼里,几乎每个人都在议论蜀王造反这件大事。

  “那檄文上还说今上倒施逆行,天怒人怨……哪儿有嘛?反正我家这几年生活比以前松快多了,上缴的粮税少了不说,买东西还便宜了。”

  “可那蜀王有五十万大军呢,比当年燕然军还多,万一真打到京城来怎么办?”

  “不是都说当今圣上乃紫薇大帝转身?当年就能打得燕然太子退兵,后来还能叫长宁河改道,区区五十万叛军算什么,自有天兵天将收拾他们……”

  “唉,可是我有个雍州投奔过来的亲戚,说蜀州军接连打下了好几座城池,势如破竹呢,要不了多久就要打到京城了……”

  就在流言四起,众说纷纭之际,京城禁卫军驻军大营之中,一支全副武装的大军,整整齐齐排成数十个大方阵,皆手持兵刃,安静有序地等候在营地广场之上。

  统一的制式黑色军装,银亮的铠甲,锋利的长枪,数万大军无声伫立,一股强烈的杀伐之气笼罩在营地上空。

  正前方看台上的文官们都被这股肃穆沉静的力量所震慑,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只是默默把目光投注向站在台阶前方的青年帝王。

  上空是一轮盛大的金日,萧青冥静立阶前,面容冷峻,目光凝肃,身上玄色龙袍密密绣着龙飞凤舞的金线,灼灼日光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淡金色的光晕。

  “诸位将士们。”他的视线缓缓掠过每一座军阵,每一个接触到他目光的军士都瞬间绷紧全身肌肉,抬头挺胸,脸色激动涨红,如同得到某种无形的赏赐。

  萧青冥扬声道:“还记得过去数年,大家一路是如何走到今天的吗?”

  “你们的家乡大部分不在京州,而是来自五湖四海,你们中大多数,都饱尝过贫困、饥饿、辛劳、歧视、压迫,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痛苦经历。”

  “过去那些年,不光是你们,我们启国的百姓,也同样挣扎在饥贫和战争的苦难之中。”

  “燕然南下烧杀抢掠,抢走我们启国土地,渤海国侵占我们的盐场,盘剥百姓,南交夷族屡屡犯边,羌奴国趁火打劫。”

  “朝堂之上,有奸臣□□,党争误国,其他地方,有贪官污吏,官黑勾结,鱼肉百姓,更有杀不尽的贼寇,数不清的天灾。”

  台下,有手持喇叭的传话侍从,将萧青冥的每一句一遍遍接替向下传。

  众人静静听着,广场上的军士们渐渐显出沉痛愤怒之色,就连看台上的文臣武将们,也低头沉思,满腹感慨。

  萧青冥顿了顿,接着道:“为了摆脱那个备受欺压,屡战屡败的过去,我们每个人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无比艰辛的努力,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只为能让大部分人都过上吃饱穿暖、和平安稳的日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