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穿成庶女的庶子>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9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97节(1 / 2)

  “事情办成了?”

  “当然是成了,有我出马,还有什么?摆不平的事情吗?”谢雪斋简单说了他在宫内的见闻,讲述事情的后续,末了,才把他请求事件平息后,财务管理权重新收归给户部的决定说了。

  宋朗旭一直静静听着?,并没有发表意见。

  谢雪斋自己都觉得自己在宫里是头脑发热,没过?脑子就说出这个决定,要是给敬恒先生知道?,还不知道?怎么?训斥他呢!

  宋朗旭却觉得,这才是谢雪斋的明智之?处。

  书房里只有他们二?人,宋朗旭也就直接说了:“换成是我,一样会这么?说的,这是理想主义者,对未来自己的警告。”

  “那些在朝中?翻转风云的大人们,年少之?时,未必没有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的梦想,他们多数出身贫寒,深知民间疾苦,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努力了十几年,终于达到?了能够实现梦想的位置,为什么?一下?子就会改了初衷?”

  “人是会变的,年少时一腔热血,可到?了某个时刻思想就会转变,不是为了钱财权势,而是子孙后代,亲友师长,身前身后名。”

  不在乎钱权的人,未必不在乎这些牵绊,为了不争气子孙耗去一身清名的人,少见吗?而谢雪斋主动在隆庆帝面前提到?那些,是为了加重自己反悔的砝码。

  如?果过?些岁月,谢雪斋真要起了什么?坏心思,必然会想起今日之?事,面临身败名裂的风险,自会犹豫再三。

  人不能控制自己的心,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谢雪斋捂着?面庞,骤然大笑起来,声音欢畅,情难自禁,他笑完之?后,这才缓缓道?:“知我者,非朗旭莫属。”

  宋朗旭只是微笑。

  *

  两师兄弟在书房内密谈,说了一个多时辰,说的口渴了,这才让人送茶上来,仆人过?来偏偏还分了两壶,给谢雪斋的是碧螺春,给宋朗旭的是一壶黄澄澄的糖水。

  “你又?搞出什么?新鲜玩意儿来?”谢雪斋伸长脖子看,这杯里飘着?一颗颗什么?东西,倒是怪好?看的。

  宋朗旭拿起杯子一干二?净,这才苦着?脸说:“最近在翰林接了经筵日讲的活儿,一说就是一天,又?跟人理论,说的嗓子疼,听大夫说这样的毛病吃药反而费事,不如?吃点盐蒸橙子更奏效,也不苦的倒胃,也就是师兄在我才敢大大方方的喝。”

  一般来客人哪儿喝两种茶水的道?理,必然会被说是不懂礼数。

  对于经筵,谢雪斋倒是经验十足,传授了不少要诀,让宋朗旭大感收获,连忙记了下?来。又?聊了些时候,谢雪斋自觉时辰不早,于是起身告辞。

  宋朗旭起身送客,却不小心将衣服下?摆擦刮过?矮几上的茶水壶,将整壶的茶水倒在衣裳下?摆之?上。

  “糟糕!”见状宋朗旭只能道?了一声抱歉,先去换了件外袍,这才重新送人。谢雪斋忙道?:“我又?不是不认识路,送到?门口就行?了。”

  “我晓得,等会儿我就回去了,还有一堆事情等着?忙,师兄也是,如?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只管说。”宋朗旭承诺着?。

  “可跑不了你小子,你别忘了,你可是还有半个职位挂在丰产司呢!该使唤你时,我绝对不会舍不得。”谢雪斋笑道?,上了马车之?后挥挥手,示意师弟早点回家。

  宋朗旭凝神等到?马车影子都快不见,这才慢慢回屋。

  第一百二十五章

  既然要建作坊的?事情一致通过,那需要筹备的?事情就要实现准备起来。

  现如今,可没有什么几环的?讲究,最?热闹的?地方,唯一的?中心点就是内城,越是靠近皇城的?地段,也越是繁华。

  考虑到?作坊建成?后的?用水,原材料运输,成?品铺展销售等等问题,最?后的?位置选在了郊外的?一处荒地边,也不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

  地址选定那天,宋朗旭还去参加了开工仪式,见证了地基的?第一铲挖掘,放过开工鞭炮后,泥瓦匠们就开始挖掘建造。

  作坊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宽敞明亮即可,要不了一个月就能建好。

  宋朗旭心知朝中诸人都盯着这边,等着抓谢师兄的?错处,故而按捺住了自己想要大展拳脚的?心情,一心先把自行车作坊搞好。

  但是呢,不代表别的?事情就不能先筹备起来,到?时候也好顺利成?章的?拿出成?果来。

  从前是没人留心他的?举动?,赵叔石头更不会刨根问底,所以他拿出各种办法来,不会引人注意,以后再想做同?样的?事,一定要先找到?由头。

  比如现在。

  看过了开工仪式后,宋朗旭便跟正?在外围等候他的?李骄杨回合,两人转道去看郊外置办的?田地。

  良田难求,宋朗旭只能置办了些?荒地,勉强也算是安家置产吧。既然是荒地,产量肯定不高,即使去年?用上了肥料,也只是堪堪达到?二百出头的?产量。

  所以今年?的?开春,他打算把荒地全部?都翻整一遍,种上棉花。

  如今正?在做春耕前的?准备,佃农们手持新式农具翻整土地,一边做活一边闲聊:“这新农具可是好用多了,比以前省力。”

  “就是就是,以前同?样一亩地要花上一整天,现在大半天就能干完,还不会腰酸背疼。”

  “只是可惜,新农具只能去找衙门租借,用完还要归还,不然给自家置办一套,留给孩子们多好!”

  宋朗旭下车后一直侧耳倾听着他们的?闲聊,从其中揣摩出新农具的?改良方向。要说限制农具发展唯一的?原因就是铁的?缺乏。铁矿石现在产量低,利用率不高,造成?了民?间?现在铁的?缺乏,连做饭都用瓦罐。

  所以衙门只能把改良农具做好登记,租借给百姓使用,一旦丢失,需要补上同?等数量的?铁。

  等到?以后,他弄清楚怎么高炉炼铁就好了,宋朗旭暗暗在心头记下此事。

  他站了一会儿,佃户们终于发现了他的?存在,慌忙放下农具,拘谨的?喊着东家,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摆。

  宋朗旭看了看人群里,有个管事的?肖大爷,平时收租交租都是他在管理,所以宋朗旭直接跟他对话?。

  肖大爷上了年?纪,现在干不动?活儿,主要是出来监工的?,听到?东家来,赶忙上前来耐心候着,生怕是过来说加租的?。

  宋朗旭赶忙把人扶着,“您大我这么岁,这么恭敬是要折我寿的?,我今天顺路过来看看,主要是想说说春耕的?事。”

  既然不是加租就好办了,像这户东家这样通情达理的?人不多了,肖大爷连忙直起腰来,“你说。”

  “我想今年?,把地里的?全部?庄稼都改种棉花,然后用来织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