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风月狩> 风月狩 第6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风月狩 第64节(1 / 2)

  可一旁的裴直却感慨起来:“若是真想逃命,便不会冒险去待贤坊。从修真坊出来,拐过普宁坊,往前就是开远门,出城不说逃出生天,至少可以避开追捕的禁卫。究竟是什么缘故,让高存意宁愿涉险,也要登右相的门呢,臣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他话中有话,不就是说辛府与前朝还有勾连吗。即将成为太子妃的辛家女郎,也与高存意旧情未了,这才令高存意飞蛾扑火,不顾性命前去汇合。

  裴直火上浇油是一把好手,又将矛头对准了凌溯,拱手对圣上道:“陛下有先见之明,早就想处置前朝乱贼,偏偏被太子殿下拦住了。现在看来,果真是太子殿下太年轻了,考虑政事不周全,才留下隐患,闹出了大笑话。还好,那高存意不过是去了辛府,要是胆子够大,得知陛下今日在花萼楼设宴,纠集余党突袭花萼楼,那么太子殿下又当如何面对君父,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呢?”

  三言两语点出了太子决策失误,言下之意,有一位政治嗅觉如此不敏锐的太子,是国家之大不幸。

  裴直句句话都在往太子身上引,但圣上想杀尽高氏之心不灭,满朝文武人人皆知。太子想留人,是为名声,也是为安定人心,朝中臣僚有半数是前朝遗臣,要是照着今上秋后算账的气度,岂不是人人都应当自危?

  所以这件事上新旧两派有很大分歧,以裴直为首的新贵一切以圣上意愿为重,很是令旧臣不齿。谏议大夫掖着手,一张老神在在的脸,对裴直道:“左相是国之基石,一言一行当掷地有声。先前商王就说得很好嘛,高存意脱逃,是看守之人监管不力,这与太子殿下有什么相干?”

  一来一往间,终于还是将太子引到了风口浪尖上,商王的眉角微微一挑,那细微的动作,全落进了皇后眼里。她知道针对太子的打压已经展开,如今天下大定,也到了争权夺利的时候了。

  凌溯却并不慌张,只是问裴直:“既然知道高存意出逃后去了辛府,那现在人呢?拿住了人,再仔细拷打,就知道究竟是何方神圣有三头六臂,能够在满城戒严的情况下,将人劫出修真坊了。”语毕向圣上回话,“修真坊一线的守军,是从十六卫中选拔出来的,与东宫十率府并无牵连。既然人看丢了,就该责令十六卫,命他们两个时辰之内将人交出来。”

  一旁统管十六卫的冠军大将军徐恢忙长揖,“事发突然,臣得知此消息,已经命人全力追缉了。既然人在辛府上,捉拿倒也不难,只怕……伤了右相体面,惊扰了辛娘子。”

  “我不怕有损体面。”辛道昭道,“在押的人犯闯进我府邸,何故我的体面会受损?惊扰小女倒是真的,她在家中等着与姐妹们一同出去游玩,高存意从天而降,怕是要把她吓坏了。”

  结果引来了宗正的调侃,“凡事有因有果,辛娘子与高存意是旧相识,高存意会去府上,也在情理之中,辛娘子有什么可怕的。”

  辛道昭一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凌正是这个意思?”

  当然,裴直那派的人还是知道轻重的,他们可以旁敲侧击,但绝不会直击痛肋,质疑圣上与皇后挑选太子妃的眼光。

  毫无意外地,新旧两派又起了争执,圣上近来因忙于国事,头疾时常发作,被他们一闹,顿时心烦意乱起来。

  “人究竟拿住没有!”他高喝一声,吓得满朝文武都住了声,“如何这半日还不见把人押进来?”

  急于造势的人也有些焦灼了,徐恢歪着脑袋揣测:“报信与抓捕兵分两路,想是……高存意负隅顽抗,那些救他出来的余孽必会护他,且又要顾忌辛娘子,难免多番掣肘。”

  这厢话刚说完,就见内常侍快步进来,抱着拂尘向上禀报:“来了,人押来了。”

  众人朝门上望去,见左威卫中郎将石璞带着人,将昏迷不醒的高存意抬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那美得凛凛的女郎。如此场合,她没有半丝怯意,神色坦然地向圣上与皇后行了一礼,复退让到了一旁。

  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石璞身上,只见他向上拱手,声如洪钟道:“回禀陛下,逆贼高存意已被擒获,剩下余孽作鸟兽散,卫府奉命循迹追剿,臣先行一步,押解人犯向陛下复命。”

  裴直松了口气,一切都在按着原先的计划进行,接下来就该石璞向圣上详尽描述领兵闯入辛府,见到高存意与辛家女郎难分难舍的情景了。

  心中有数,说话也笃定,裴直望向辛道昭,痛心疾首道:“瓜田李下啊,出了这等事,怕是堵不住悠悠众口。即便辛娘子与高存意无关,这大历百姓,又如何容忍将来的太子妃,与前朝太子纠缠不清呢。”

  然而这话太过了,引得凌溯望过来。他是率领过千军万马的战将,是无数场大战淬炼出来的一柄利刃,不需疾言厉色,那语调便如刀背血槽汩汩引血,令人不寒而栗。

  “左相所言,令孤不解,究竟在左相眼中,是高存意逃脱罪重,还是被迫卷入此事的太子妃,更该追责?”

  裴直噤了噤,但能任尚书左仆射,便有他不动如山的定力。

  “臣不过是阐述实情罢了,孰是孰非,日后自有论断。”他说着,转身望了石璞一眼,“擒拿反贼臣未曾亲眼得见,还是请中郎将仔细禀明原委吧。臣记得中郎将以前曾在太子麾下任职,既是旧时下属,必定不会刻意扭曲实情的。”

  石璞道是,垂着眼,复又向上拱起了手,“臣接武侯铺禀报,得知高存意被一伙贼人劫出了修真坊,便一路循着他们逃离的方向追赶。追至嘉会坊时,查明那一行人进了待贤坊,臣便在辛府对面埋伏,步步包抄,以图将高存意等人一网打尽。但臣碍于辛府是右相宅邸,起先并未敢擅闯,后来万事俱备方围剿,到了门上竟发现高存意倒地不醒,被五花大绑了起来。辛娘子见了臣,很是庆幸臣及时赶到,说这高存意魔怔了,见了她就要强行掳人。所幸娘子勇猛,伺机将高存意打晕,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臣更是不能向陛下与太子殿下复命了。”

  原本气定神闲的裴直,发现石璞的描述与先前约定的大相径庭,一时乱了阵脚。商王察觉端倪,退后半步,退出了风暴的中心。

  石璞呢,此时心里也正七上八下。

  他早前确实是太子旧部,但建朝之后,调往左威卫府任了中郎将。

  人人都有出人头地的心,当初一同浴血奋战过的人,很多都授了勋,自己不过是个正四品下,难免心浮气躁。后来有人找到他,暗中安排今日种种,只要事成,他日必许以高官厚禄,他可耻地答应了。

  原本一切还算顺利,他的人混入了前朝太子余党充数,把高存意劫了出来,只要他率禁卫闯进辛府把人拿住,这件事就完成了。结果好死不死,雍王居然出现了,一肘扣住了他的脖子,把他带到背人处,笑着对他说:“你知道高存意为什么那么容易被劫走吗,因为我们网开一面了。你派出去的人,已经被我们拿住,贼喊捉贼那套不管用了,你好自为之。现在摆在你面前的路有两条,第一条,我们助你向陛下认罪,火速送你全家投胎;第二条,听我们的安排,待到需要你时,将受人指使一事向陛下老实交代。我们会为你陈情,说你是将计就计引蛇出洞,那么这件事便与你无关了,你可以全身而退。”

  雍王那张脸,在夕阳下好瘆人啊,石璞永远忘不掉他满脸血迹,笑着斩下敌军将领首级的那一幕。战场上杀人寻常,但他杀完了人,还将耳朵割下塞进那死人头的嘴里,不知这是什么特殊的癖好,有阵子军中所有人见了他,都心惊胆战。

  今日自己被他勒在肘间,只要稍稍一用力,小命就完了,到时候雍王大可说他因公殉职,让他死后受些哀荣……这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

  于是他几乎没有犹豫,颤声说:“末将一切听凭大王安排。”

  然后进了辛家门,就见高存意头破血流躺在地上,太子妃正拿麻绳捆绑他。那一瞬,连雍王都有些佩服她了,本以为她会念着少小的情义纠结一番,却没想到她如此果决,免了他们的手脚。

  石璞将事情经过说完,凌溯也对居上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原本那群乌合之众把高存意劫出修真坊,就可以当场直接拿下,但因还未钓出石璞,只得放任高存意自由行动。

  一个月前出现的长生结,已经为这次的行动打了前站,只是幕后之人没想到,居上会直接将长生结交到他面前,饶是如此,消息还是传进了圣上耳朵里。定好的计划不能变,延后到了千秋节,所幸他有这个耐心慢慢蹲守,特意嘱咐凌洄,若事发,首先要把居上择出来,却万万没想到,事情会以这样奇妙的曲线发展。

  这应该不是凌洄想出来的主意,就是居上本人的风格,以她的手段,打趴一个人不在话下。高存意遇见这样的青梅也算倒霉,纠结、两难,对居上来说都不存在,她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取舍,小时候交情再好,也不值得为此葬送全家人的性命。

  所以她把高存意抓起来,交给了来捉拿他的人,不管来者是石璞还是其他将领,她凭此掌握了主动权,在圣上面前,绝对可以漂亮地做个交代。

  紧绷的神经终于松懈了,凌溯平静地向圣上回禀:“凡与前朝东宫有牵扯的人,臣一直派人暗中盯着,仅凭他们的人手数量,不足以劫狱。臣以为,此事背后有推手,究竟那人是谁,请陛下容臣查访,定会尽快还陛下一个真相。”

  圣上的脸色却并未有半分改善,垂眼看向渐渐有了苏醒迹象的高存意,沉声道:“找个侍医医治他,好生审问,解开今日的谜团。”

  至于裴直,自然是大感失望,原本弄出这场变故来,是为了借机质疑太子,顺便打压辛家,谁知中途竟出了这样的意外,辛家那女郎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存在。

  还有那摇摆不定的石璞……早前欲借他之口弹劾太子,抖出东宫十率府勾连禁军,意欲图谋不轨,现在只怕也不成了。早听说太子手眼通天,这长安城中没有一桩事能瞒过他的眼睛,他起先还不信,事到如今无可奈何,果然是不信也得信了。

  悻悻然,裴直凉笑:“天底下怎会有如此巧合的事!”

  心下虽慌,但好在与石璞对接的另有其人,自己这头勉强还能稳住。

  辛道昭见他阴阳怪气,心头的火烧得熊熊,掖着手道:“左相认为这事是巧合吗?我怎么觉得这分明是处心积虑,欲图一箭双雕呢?”

  他们又要争辨,圣上已经心力交瘁了,摆手道:“传令严查,前因后果务必弄明白,朕要真相。”

  一场扫兴至极的寿宴,就此不欢而散了,皇后上前搀扶,“陛下累了,回去歇息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