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御煞> 御煞 第42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御煞 第423节(2 / 2)

  但是同样的,许也正是因为昔日里已经有着楚维阳越众而出,以自身接连的定胜,为诸修的心境打下了一定的根基。

  因而,只这脆败本身,反而罕有动摇他们的心境变化。

  而与之相比,反而是陆铭海的过分“聒噪”教他们颇有些无所适从。

  也正是这份“聒噪”本身,反而明晰的教诸修在心神之中,一点点将陆铭海的身形再度与昔日筑基境界时候的楚维阳的身形相互剥离开来。

  他们不再有着更多的重叠,反而愈发真切的教人明白其间的迥异。

  而对于诸修而言,许是那一番言辞本身,远比斗法更能够教他们饱受“创伤”。

  而饶是陆铭海再如何的后知后觉,过去了这么久的时间,一场又一场的斗法,都已经足够教他明晰的感受到诸修的情绪变化。

  他仍旧在尝试着表达“诚意”,但是到了后面,他已经在尽量的避免着要因之而过分的阐发自己的看法。

  可偏偏也正是如此,后续过分的一针见血式的评价,教陆铭海愈发显得“尖酸刻薄”兼且不留情面与余地。

  也正因此,刻意的掌控着斗法烈度并不曾带给陆铭海以他预料之中的效果与收获。

  真的恶了众人,别个不去言说,至少对于陆铭海而言,他改道易法,参悟属于自己的开天法的过程便要受到这种被众人所恶的无端阻碍。

  终也到了这一刻,受到了心神蛊惑之道影响的少年书生,方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过来,自己是真个好心在做坏事。

  至少,是有坏的影响的事情。

  而且短时间看去时,怕是要因之而恶性循环了去。

  也正因此,最后两场定胜的时候,陆铭海干脆一言不发,更不作分毫表情。

  许也正是这样的变化,终是堪堪挽救住了陆铭海那岌岌可危的声名。

  但陆铭海明白,倘若想要翻转过来,自己需得拿出些真正的“诚意”来。

  以真传换真传。

  陆铭海相信,在真正的高道妙法面前,一切都是可以弥补的。

  于是,当再一度定胜之后,陆铭海不再凌空而立,他反而折转着身形,缓缓地朝着早先是立身的山巅走去。

  诸修随着他的身形而转动着目光。

  但是众目睽睽之下,自始至终,却不再有谁越众而出,要主动与陆铭海邀言斗法。

  于是,在这样短暂的沉默之后,陆铭海那清朗的声音随即响彻在四野八荒之间。

  “如今斗法论道也已有许多场,既是为得试炼,为得无敌路,为得至高法,那么吾等便该文武调和着来,不若……这登坛讲法的间奏,便由贫道来抛砖引玉罢?这第一讲,是吾混元修法之中,人器合一之妙道……”

  ……

  幽深的海底,正漫步而行的楚维阳,原地里忽地身形一顿,继而,磅礴的思感与念头伴随着那一点真灵尽皆隔空映照而去。

  “唔,人器合一之妙道……这可比斗法有趣意多了!”

  第539章外海血雨西山风

  少年书生在登坛讲法,诸修立身在山野之间在静听,诸修在观道峰道宫内隔空静听,楚维阳的真灵与思感念头,此刻同样隔空映照在泥丸宫内,静听高道妙法。

  以普世而言,寻常宝器的本身是有极限的,极限便是法器层阶的顶端,不论昔日熔铸的过程之中,到底耗费了多少的无上宝材,这些只能夯实宝器的底蕴,增强宝器的潜力,但不会擢升宝器本身的层阶。

  若是自然养炼,仅止于极品法器而已。

  唯有以更为紧密的状态以养炼,至少在丹胎境界的九炼过程之中,便将宝器养炼在自身的功果之中,九炼丹胎的过程,也是九炼宝器的过程。

  只有如此,使得宝器与自身性命相交,道法相合,待得依照证道金丹境界的修士,以宝器承载修士道果之力,因而是为证道法宝,又因其与修士本身过分紧密的牵系,也可被称之为本命法宝。

  当然,人只一道丹胎,只一枚金丹道果,因而,这本命法宝的数量也同样注定唯一,而且宝器的选择本身具备着极大的局限性,需得与自身的道法高度契合才可以。

  而这是普世法门,对于这世上云云诸修而言,他们终其一生,许只有这么一次获取法宝的机会,而法宝本身的获取之难度,则是与证道金丹相挂钩的。

  但是对于诸圣地大教的修士而言,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获得的法宝许是远远不止一件。

  各大圣地大教都有类似于楚维阳所收获的《净岳祖师元说妖丹九转炼宝真诀》那样,切实可行的器道秘法,可以教修士本身掌握复数量级的法宝。

  但就像是楚维阳做到这一步,至少需得掌握有一枚化形大妖的道果金丹一样,类似的大教之器道秘法,其熔铸法宝的难度本身,实则要远远高过修士自身凝练本命法宝的过程。

  也正因此,错非是如楚维阳这样,洞见了虚实一界,收获着先贤的遗泽,最困难的斩杀化形大妖、收获妖丹的这一步已经在古圣宗最鼎盛的时候做成,还是有淳于芷以凤凰天火将之轻易熔炼的前提,才造就了那环首宝刀跻身法宝品阶之中。

  但是对诸圣地大教修士而言,若非是同样仰仗宗门的遗泽,则其门槛本身便已经如同天堑一般。

  便是不少金丹境界的大修士,终其一生也许都未曾于同一境界之中有过战果,屠戮过化形大妖。

  但若是只为了自己多掌握一件法宝便要耗费宗门这样的遗泽,纵然是圣地大教,也没有这样富裕的家底儿教一代代的门人这样的“暴殄天物”。

  因而,所谓的器道秘法本身,更像是一个听起来很美好的镜花水月般的空中楼阁而已。

  纵然是诸大教的掌教大修士们,为得宗门底蕴思量,都少有做的这般反过来空耗底蕴的事情,至多是将这器道秘法视之为宗门传承底蕴的一部分而已。

  可是混元法的传承与修持方式却截然不同。

  在器道之中,他们从一开始,便没有本命法宝的说法。

  这一点从昔日里闯过那妖族祖庭故地的须弥界风的时候,从商伯的经历之中便已经有所证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