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第13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第131节(1 / 2)

  徐茂渊在上首咳了一声,显然是注意到了他们之间的眉眼官司。

  “颖丫头。”他把话音加重了一点,“你方才在想什么?”

  阮问颖一个激灵,连忙收敛目光,不再看杨世醒,镇定心神,谨慎地回话。

  “回先生,学生——学生方才是在想,水主治川时将天下分为九等廿四地,保三等地,过三等地,弃三等地,终使水患平息,天下太平。”

  “水主此举固然雄伟,然而那些被弃的三等地上来不及疏散逃命的百姓何其无辜?凭什么他们要被放弃?水主……又是依何凭据来划分三等地的呢?”

  徐茂渊摇了摇头:“你不该问这个问题。书上不是写明白了吗,水主是依照山川地形的走势分布来划分三等地的。”

  “那些被划出去要弃置的三等地都处低洼之处,原本就难以保存,又穷困贫瘠,让它们被淹,造成的损失比让其余六地被淹要小许多,不论是谁都会如此取舍。”

  “不能把这九等地全部保下来吗?”阮问颖脱口而出。

  徐茂渊略含责备地看了她一眼:“糊涂。你忘了水主为何会立誓治水吗?是因为他的父亲治水不力,想要保住整个天下而浚水难疏,才导致水患肆虐多年,民不聊生。”

  “世间万事有舍才有得。若不肯舍弃那三等地,如何能保得其余六等地?水主正是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才会壮士断腕,以三分之一的土地来换取天下太平。”

  阮问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她就是明白才更加想问清楚。

  她硬着头皮道:“水主此举,不仅仅是把三分之一的土地放弃了,还把数十万百姓的生命也放弃了。”

  “若是如此也罢了,可他在明知撤离全部百姓不及的情况下,不但将此消息秘而不宣,还暗中命人把那三等地中的王公贵族接出……此等行径,学生无法理解。”

  “学生知道,当时民智未开,百姓基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字不识一个,不及那些王公贵族有学识,可以治理天下,协助水主尽快将水患平定。”

  “然而,那些大字不识的百姓便该死吗?他们……便该要为了一个自己与家人安享不到的太平盛世去死吗?只因为他们出身乡野,没有机会读书识字、明理成才?”

  杨世醒神情一顿,不动声色地把目光瞧向她。

  阮问颖有些不安地回看,知道他已经听明白了她的意思。

  其实她不该问的,这些问题虽然看起来像是对水主治川的有感而发,但难保日后形势不会起什么变化,让徐茂渊听闻到一点风声,进而从她的这番话里推断出来究竟,但她实在忍不住。

  杨世醒能够成长为今日的这般模样,或许与皇室血统无关,但一定与他六皇子的身份有关。

  倘若没有陛下的器重培养,没有徐、裴二公的悉心教导,没有文师武傅的倾囊相授,他不可能会成为现在的杨世醒。

  如果他真的不是帝后的孩子,在当初没有被抱进宫来,像最普通的平民百姓一样在民间长大,那么他或许会依然聪慧伶俐,但势必不会有现在的这份手腕,这份能为。

  更极端一点,说不定还会像他曾经对她说过的一样,早被冻死、饿死了。

  他明明这么优秀,却有可能因为出身问题而穷困潦倒,甚至夭折,与她再难有所姻缘。

  只要一想到这一点,阮问颖就止不住地感到庆幸和后怕。

  庆幸他不必遭受这种命运,他们两人没有错过;后怕他与这种命运只有一臂之交,一个不巧或许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即使她清楚他有极大的可能是陛下的孩子,她也还是止不住地生起这些情绪。

  困扰她的问题也由此而生。

  天底下有多少像杨世醒一样的人?

  他们或许没有他足够优秀,却也不比膏梁纨袴差。可是因为出身,他们寂静无名地活着、寂静无名地死去,甚至可能会像水主治川一样被视为牺牲品放弃……

  如果说,二丫的出现让她了解到了平民百姓的苦,那么杨世醒的身世之谜,就是让她有了一种新的思考,思考这样被出身决定一切的命运是否有些不公。

  第162章原来我与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徐茂渊微阖了阖眼,抬手抚须。

  他缓缓开口:“这个问题,请殿下来代为回答吧。”

  阮问颖一惊,还以为对方如此敏锐,单从她的这番话里就听出了端倪,霎时手心一冷,脸色发白,后悔她给杨世醒惹了祸。

  直到看见身旁人神色平静,投向她的目光含有安抚之意,才面色稍缓,心想事情应当没有她想得那么坏。

  她勉强维持着镇定,对着坐在上首的徐茂渊颔了颔首,应了声是,光明正大地把目光转向杨世醒,道:“还请殿下为问颖解惑。”

  杨世醒淡淡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间之人,不论贵贱皆为草木,没有什么该死的,也没有什么该活的,不过是恰好死了、恰好活了而已,毋需烦扰。”

  阮问颖:“……”

  徐茂渊咳嗽一声,有些严肃地看了杨世醒一眼:“殿下,上回你可不是这么同老夫说的。”

  上回?阮问颖一怔,难道他在之前也问过类似的问题?

  还没有等她想完,另一端的杨世醒已是再度开了口,显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道:“上回啊,让我想想,我是怎么说的……”

  徐茂渊道:“殿下。”话语中颇含有无奈伤恼之意。

  杨世醒没有理会,自顾自看着阮问颖,微微一笑,道:“对了,我想起来了,是这样——江山社稷乃重中之本,为了保住这份根本,牺牲再大也要去做。”

  “一棵树,只有保住了根,才能生生不息。若是只着眼于枝叶,护住它们不枯谢,放任根须糜烂,那么哪怕枝叶留得再多,这棵树也终将死去。”

  阮问颖看着他脸上的清浅笑意,有些明白过来,他刚才不是故意要同徐茂渊捣乱,而是看出了她的怏怏郁郁,想让她开怀一些,才有了那番回答。

  她为他的体贴感到宽慰,低落之情消散了不少,朝他漾出一丝柔柔的笑影,道:“一定要二选其一吗?不能把它们都保住?”

  “都保住当然好,可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些的有几人?无法两全的情况下,只能保住重要的一项。”

  “可是……这对那些被放弃的人不公平。”

  “是不公平。”杨世醒道,“但我们只能这么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