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第2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攻略殿下成功之后 第28节(1 / 2)

  “……对,仅此而已。”她带着点心虚的肯定。

  虽然两人还交流了一下对于书籍的看法和对编纂者的寻踪猜测,但充其量只能算寒暄,算不得什么,所以就是仅此而已。

  杨世醒微微笑了一下:“原来如此。”

  他笑得太过寻常,让阮问颖有些拿捏不准他的想法,小心翼翼道:“我和他之间就是这样,别的也没什么了……在那次翰林院一遇之前,我甚至都不认识他。”

  “行了,你不用这样。”他道,“搞得好像我不允许你与旁余男子有任何接触一样,既然只是正常往来,那我也不会说什么。”

  他这般大度,倒让她有些不习惯,认真看了他好几眼,确定他不是在说反话之后才放心展颜。

  笑道:“正是如此,我和他之间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本来就没什么。是那姓徐的非要把我们牵扯到一起,故意破坏我和你之间的和气,应该找他算账。”

  “好,我听你的。”杨世醒笑着应声,“这个月剩余的五天都不让他来伴读了。”

  阮问颖当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停止伴读,看似是给了徐元光清闲的休沐时光,但好端端的如何会这样做,徐茂渊一定会询问究竟,这样一来,他在家的日子可不会好过。

  不愧是六皇子,出手干脆利落,不战而屈人之兵,难怪她不是他的对手。

  阮问颖心中大快,只觉得出了一口恶气,笑意盈盈地挽过他的手,与他亲昵私语起来。

  宜山夫人的讲会还在继续,阁间里的两人在经过一番耳鬓厮磨后也总算有了点正经的模样,开始听讲研讨。

  阮问颖依旧做着记录。

  杨世醒这回没有在旁观看,也提起一支笔,挥毫书就起来。

  他写得很快,不过一时便毕。字体刚劲有力,结合了张金与赵骨的特点,龙飞凤舞,兼收并蓄,与陛下的字迹很有几分相似。不过这也是当然的,因为他是从小被陛下手把手地教着写的字。

  但更让阮问颖惊讶的,还是上面的内容——他把方才与越宽王交谈、与徐元光闲话时宜山夫人在外头讲的话,全都默写了下来。

  她尝试着把心中记下的部分与其相较,发现有八九分贴合,不由得更加的惊讶,还有佩服。

  “你把夫人讲的话都记下来了?”她带着点惊喜的笑容询问,“你是怎么办到的?我方才在隔间里一边听你们聊天一边拿笔默记,都错过了不少呢。”

  跟前人不以为意:“一心二用就行了,左右聊的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这样啊……”阮问颖应着声,继续翻看下面的几张文稿,漾出一个甜美的微笑,“那,你没有写我跟你交谈时的讲会内容,是因为和我聊天很重要,不能一心二用吗?”

  “也是,也不是。”杨世醒含笑回答,“我和你聊的都是些零星琐碎,算不得什么重要的事,但既然和我交谈的那个人是你,就不能一概而论。”

  “而且我也没空去想这些。就像现在,我完全意识不到她在讲什么,包括要不要分神听她讲,我也不会考虑。”

  “毕竟在我心里,你是最重要的。”

  第33章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阮问颖被这一番话说得心花怒放,笑容越发甜美,像沁了蜜。

  她明知故问道:“可你今日来不是为了别的事情吗?如何还要分心去听这些?”

  杨世醒给出了她想要的回答:“自然是因为你,我这是特意为你听的。”

  让她欢喜更甚,面容盈盈有光。

  “世醒哥哥,你真好。”她扑进他的怀里,“我好喜欢你。”

  杨世醒把她抱了个满怀,笑容湛湛:“你可悠着点,别把我听讲的心思都弄没了,帮不了你,来日让你被恩师训斥……”

  宜山夫人的讲会共有五步,前三步纯述道,从第四步开始与客交流问答,此时的气氛最为活跃,是阮问颖最期待的一个环节。

  这次也是一样,她特意拉着杨世醒坐到靠外一侧,与他一块品评众人提出的问题和宜山夫人的回答。

  杨世醒的学识自不用说,眼界之开阔是她所不能及的,几番交谈下来,她都有些忘了原本的目的,以为是在听他的讲会了。

  他讲得很有趣,不像宜山夫人的娓娓道来,也不似徐、裴二公的循循善诱,在陈述时,他总会带着几分轻慢的自信,使人不知不觉听入神。

  尤其是当他点评的时候,那叫一个妙语连珠、字字珠玑。

  “魏哀王当年问政可不是为了这个,不过也难说,毕竟我瞧着他的模样挺像魏哀王的,说不定能够感同身受。”

  “周公用的典是《天子传》里的,并非《国传》。他们只翻看了两本闲书,听了几折子戏,就以为什么都明白了吗?你恩师也是糊涂,被绕进去了还不自知。”

  “这个问题真是太愚蠢了,蠢得我都不想评价。”

  “他在说什么?是我理解能力有问题吗?还是这是只有聪明人才懂的暗语?”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阮问颖听得又新奇又好笑,时不时接话道:“你觉得《天子传》比《国传》要好吗?它虽然成书早,可记载的多为传说异闻,真实性几不可考,总不能因为它编纂的年代久远,就把它奉为圭臬吧?”

  杨世醒道:“我读它不是因为它成书早,是它由镐宫官侍编撰而成,纵然多有异闻,但本源为实,非捕风捉影之说,可作参考。”

  “而且我也没有把它视为金科玉律,有用则取,无用则弃。我方才提它,只是因为相关篇章讲的正好是真史,可以拿出来用。”

  “我倒是把它当做志怪杂闻来看的。”阮问颖以手托腮,微笑回忆,“小时候我不肯就寝,爹爹娘亲就会讲里头的故事给我听,哄我入睡。我当时可喜欢听了,为此还特意撑着不肯入睡。”

  “我也可以讲给你听。”他含笑看着她,“看看是我讲得好,还是姑父姑母讲得好。”

  “那定然是我爹爹娘亲讲得好,根本不用比。”

  “还没听过,你怎么就知道了?你这是故意偏心,有失公允。”

  “那又如何?爹娘和你比,我自然是偏心爹娘。”阮问颖言辞明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