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593节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都市言情>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59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口天价炒饭,老唐当场拜师 第593节(2 / 2)

  原本应该是天下庖厨所向往的司庖一职,也被历代庖厨所唾弃,一直留存在易家后人的手中。

  这其中的原因,都是因为易牙当年曾做出过“烹子献糜”和“祸国弑主”的事。

  据说当年齐桓公喜好美味,只觉尝尽天下美味,却唯独没吃过人肉,实乃憾事。

  易牙将此事记在心里,于是将自己儿子的肉蒸熟献给了齐桓公。

  齐桓公因此认为易牙敬爱他胜过自己的亲骨肉,从此对易牙宠幸有加。

  易牙也因此能和为齐国霸业呕心沥血,立下汗马功劳的相国管仲同朝共事,地位超然。

  后来管仲身患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问他谁可以接替他,担任相国之位。

  管仲起先不肯说,齐桓公就提出要让鲍叔牙来担任。

  但管仲表示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

  于是齐桓公又想让易牙担任,管仲当即表示,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

  还提醒齐桓公务必疏远易牙、卫开方、竖刁这三个人,如果宠信他们,国家必乱。

  随即,管仲就向齐桓公推荐了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

  而易牙听说这件事后,就去找鲍叔牙挑拨关系,说是管仲阻止齐桓公任命鲍叔牙为相国的。

  但鲍叔牙却没有信他,还表示管仲推荐荐隰朋,说明他一心为社稷宗庙考虑,不存私心偏爱友人。

  而齐桓公任命他做司寇,驱逐佞臣,正合他意。

  如果让他当政,哪里还会有易牙几人的容身之处?

  这件事也成了管鲍之交的另一个证明。

  不久后,管仲病逝,齐桓公决定听从管仲的谏言,将易牙三人撤职,责令他们永远不得入朝。

  可过了三年后,齐桓公见不到这三位宠臣,吃不到易牙做的美食,感觉嘴里都淡出鸟了。

  于是他就又把易牙三人召进宫了。

  第二年,他得了重病,易牙三人借机拥立公子无亏,迫使太子昭逃去了宋国,齐国的五位公子因此发生了内战。

  易牙在宫中堵住宫门,假传君命,不许任何人进宫,最终将齐桓公活活饿死在了宫里。

  后来公子无亏被杀后,齐人重新立太子昭为君,也就是后来的齐孝公。

  但经过这么一闹,齐国的实力就大大衰落了,霸主地位也转移到了晋国。

  也正是因为易牙的操作,导致后世的君王对庖厨都留着几分忌惮。

  而齐桓公称霸时期,地位只是霸主,还没有所谓的皇帝。

  不然易牙就是历史上第一个杀死皇帝的厨师了。

  这些事如果是野史记载还好说,但它们偏偏是《韩非子·二柄》、《史记·齐大公世家》这些正史上记载的真实历史。

  因此,从易牙发动政变失败失踪之后,司庖就成了庖厨行业里唯恐避之不及的称谓了。

  而这个号令天下庖厨的官职,从那时起,就成了刻在易家后人心头的耻辱,以及束缚手脚的枷锁。

  第684章庖厨一道,永无止境

  易牙有着绝对味觉,也就是所谓的“皇帝舌”,可以分辨食材最精细,最极致的味道,这也是他善于调味的原因所在。

  拥有这种天赋的人,是天生的庖厨。

  易祥告诉张东官,易牙的后人都遗传了这种天赋,但因为祖上易牙做过的事,都羞于从事庖厨一行。

  但哪怕从事其他行业,易牙的后人往往也会练就一手不俗的厨艺。

  因为一般的食物他们根本难以下口,只能自己做。

  不过即便是有着一身厨艺,易牙的后人也不会从事庖厨一行。

  包括易祥自己,即便是走街串巷的卖药糖,也不会进入庖厨的行当。

  只是易牙在临终前留有遗愿,要后代接任司庖一职,世代沿袭。

  作为易家后人,即便心有不愿,也没办法违抗祖命,因此就一代代的将司庖一职传承了下来。

  到了易祥这一代,已经传承到第108代了。

  因为灾荒,易祥家中父母妻儿皆死。

  目睹家人离世后,他本想也了却残生,却阴差阳错,没能死成。

  于是他远走他乡,以卖药糖为生,希望能客死他乡。

  然而缘分使然,他却遇到了一个和他同样有着绝对味觉的人,也就是张东官。

  在得月楼听到张东官评菜后,他就确定张东官和他一样,是有着“皇帝舌”的人。

  因此,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将张东官收为徒弟,并且在自己归西之后,将司庖一职传给张东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