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49章(1 / 2)

第4649章

八年后,慕容佑十三岁,慕容浔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举行了储君册立大典,正式封慕容佑为储君,入主东宫,上朝参政议事,由慕容浔带着批阅奏折。

让慕容浔意外的是慕容佑小小年纪,对安盛各处民生民情都十分了解,也时常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法子,甚至就连边境一些棘手的事情也能从其中找到突破,短短几个月就为慕容浔解决了不少让人头疼的事情,慕容浔对此深感欣慰。

这日,慕容浔和慕容佑父子又在殿内议事,谈到“法于情”时,慕容佑也说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见解。

“先人言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事之民,犹无策而御马。此不知之患也。儿臣以此乃是至理名言。”慕容佑拱拱手,“先祖治国理政讲究以‘礼’,而时常忽略了‘法’,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本就是无稽之谈,既然都是我安盛的子民,自当一视同仁,况且文武百官享朝廷俸禄,自当事事以百姓为先,为百姓谋福,若是只给其享受而不鞭策,长此以往,只怕会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慕容浔点点头:“那皇儿以为应当如何?”

“儿臣以为应当修缮法典,不仅仅针对百姓朝廷官员也一样要有法可依,王孙犯法与庶民同罪,凡是犯事者必须依照法典论处。”慕容佑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当然,若单单如此时间一长各官员还是会钻空子,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二者互相制衡。”

慕容浔看着对国家大事侃侃而谈的慕容佑十分满意,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没想到这些年你竟有如此大的长进,将来将安盛江山交给你,父皇也放心了。”

“这些年来儿臣随宸王叔四处游历,亲眼见过安盛江山民生之后才知道百姓们想要的是什么,国家欠缺的是什么,若是君王高坐于龙椅之上而不真正深.入民间,什么治国理政不过是空谈罢了。”慕容佑拱了拱手。

“看来你王叔真的教了你很多啊。”慕容浔点点头,“我儿如此,朕深感欣慰啊。”

父子二人又聊了一些家常,陪慕容浔用完午膳之后慕容佑就回了东宫。

刚一进门就见身边服侍的小太监跑了出来:“启禀太子殿下,信公主已经在安殿内等候多时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