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丽在去办公室的路上,一直在想,简言叫她过去到底要干什么?
难道她已经做好“数学天才李满仓培养计划”了?!
脸色紧绷,徐文丽的脚步加快了不少。
到了办公室,发现只有简言一个人。
微微松了口气,徐文丽扬着下巴,“喂,你叫我干什么?”
简言掏了掏耳朵,继续看自己手中的书。
“简言,我喊你呢,你听到没?”见简言不说话,徐文丽跺了跺脚。
简言这才抬起头,一脸恍然大悟,“啊,你刚刚叫我呀,我还在想,咱办公室哪个老师的名字是喂呢。”
“噌”徐文丽的脸涨红了起来,张了张嘴,但不知道说什么。
看着站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的徐文丽,简言反省了下,刚刚自己也没有怎么她呀。
不过不重要,今天时间紧、任务重,这种小细节,不用在意。
“徐老师,”简言喊了徐文丽一声,并且和她说起了叫她来的原因。
徐文丽听着听着,瞪大眼睛看着简言。
“怎、怎么了?”简言被她一脸“什么?还可以这样?”的懊恼神色看的有些紧张。
“没事...”蚊子小的声音,简言险些没听到。
徐文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着简言递给她的卷子。
看着这好几套不同的卷子,放空眼神,想着简言刚刚的话。
“我回去想了想,觉得李满仓在数学上的天赋不能浪费,但我们需要知道他具体的程度,然后再根据他目前的表现进行进一步安排,最大程度的开发他的智力。”
徐文丽想着自己这两天写的“李满仓单独数学授课教案”,再看着手里一套中等难度的包含初中知识的卷子。
徐文丽迷茫了,还可以这样吗?
她认为的天才最多就是单独给李满仓讲课,让他跳级,或者保证上初中;
但简言的意思,却是往竞赛、理论、研究方面培养。
那些都是什么?
竞赛她还可以理解,但是理论、研究,数学的理论不都在课本上吗?数学答案都是固定的,研究什么呢?
其实这就是此时的局限性了。
竞赛这一方面,肖教授说,国外一直在进行,并且一次比一次盛大;理论、研究则是更深一层次的学习。
他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不仅见过天才、也了解过一些关于天才的教育。
他们和一般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的教育也应该和平常人不一样,按部就的学习,只会慢慢地磨灭他们的灵气。
而这一教育最重要的阶段便是在其刚露出苗头时,加以引导,只有良好的开头,才能使其不走弯路、歪路。
这时,响起了敲门声,打断了徐文丽的“自我反思”。
是李满仓在门口。
“简老师,徐老师。”
一双小眼亮晶晶地看着两人,尤其是简言。
“嗯,坐吧。”
简言给李满仓稍微解释了一下,喊他来的原因。
“我这里有几套卷子,难易程度逐渐递增。”简言将难度最小的一套卷子给他,“你挑你会的做,可以只写答案,想写步骤也可以,我在旁边给你计时。”.
李满仓接过卷子,又看到简言拿着纸笔和手表,正襟危坐;徐老师也一脸紧张地看着自己,自己也紧张了起来。
难道这就是简老师准备带自己赚大钱的考验吗?!
那他一定会努力,争取又快又好地把款子做完,这样简老师高兴的话,说不定会指导自己多赚几个二十块钱!
不知道李满仓为何又突然打了鸡血的样子,简言在想,可能这就是天才和测试之间特殊的感应吧。
“开始!”
李满仓拿起卷子,迅速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