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我看好你!”
村长媳妇看着那边一大一小两人,各自端着个搪瓷缸,碰杯的架势和喝酒似的,有些忍不住想笑。
“对了,狗蛋他们几个那,来信了吗?”
虽然几人有了大名,但村子里还是习惯以前的小名,也只有简言几个知青,会喊他们大名。
“还没有信呢,”简言也在盼着来信,“不过只能说越晚越好。”
因为越晚,就代表希望越大,毕竟要等出了样本之后,会随着信一起寄过来。
当然,是因为途中出问题,信件才会晚什么的,简言才不想这些。
这边还在等待来信的众人,等得脖子都要长了,而另一边,还在讨论。
...
“主编,还不去吃饭?”
“我把手里这两本看完,你先去吧。”
杨主编看着桌子上的两本绘画本,画风一致,是一个人画的,但故事却天差地别。
一本是讲从电影地道战中延伸出的抗战故事。
主要讲的是抗战时期的一个小村落,中青年都去征兵、支援战场,村子里就剩一些老弱妇孺,而这时有鬼子发现了这个村落,想要占领这里。
这时一位小少年发现了他们的踪迹,联合村子里的其余人,设计了一些陷阱,将几个鬼子耍的团团转,最后成功将其俘获。
整篇绘画本,字数不多,但故事情节性连贯;绘画虽然有些专业方面处理的有些稚嫩,但不妨碍看出其细腻的画风。
另一本则是一篇小故事,但融入了一些防骗技巧。
故事从小红帽开头,延伸出了几个小少年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大灰狼”,而机智的少年们,通过一些蛛丝马迹识别出“大灰狼”的坏心思,以及巧妙的化解这些小危机。
这篇绘画本的字数比刚刚那一本要多一些,是属于三个小故事;而绘画方面,和刚刚的画风一致,简单的线条,组成了精美的画作。???.BiquKa.coM
两本整体都非常符合他们这次征稿的主题——好看。
市面上的一些漫画,都是很久之前的,而且有些对于十来岁的小孩子来说,要么故事情节有些简单、要么就是市场上能看的差不多看了个遍。
杨主编又看了看封皮,抗战的故事提供者:刘敏,12岁、寓言故事提供者:刘宇,12岁、绘画:刘知瑞,13岁。
让杨主编看的这么仔细的不仅仅是内容方面,同时还有其年龄。
他们刚开始搞得这个征稿,也算是一个突发奇想,想要做真正属于孩子们的漫画书。
但事实上,却是有些冲动了。
首先,关于年龄这方面,有稿子来,人家不说实话,谁也不知道其真实年龄,所以这里有一个很大的漏洞。
其次就是,15岁这个年龄限制的有些狠了,毕竟大部分人15岁的时候,还正在按部就班的上学、上工,很难有人会在这方面有建树。
所以他们的征稿发出去那么长时间,最近收到的要么一看就是有很多经验、不像15岁以下的;要么就是小孩子的胡乱涂鸦,故事的连贯性都没有。
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少之又少。
而杨主编面前的这两本,则是一个意外。
再也没有谁寄来的信封里,拆开后先看到的是一封证明,一封带有大队公章的关于小作者年龄的证明。
这让杨主编感到有些新奇,但也正是这封证明,让几个小作者的年龄更加可信、也让杨主编眼前一亮。
诚然,这两本绘本,故事精彩、画风细腻,但如果只从内容方面来说,排名并不很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