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川都修真大学招生办老师。
川都修真大学,是夏华国排名前十的大学,也是享受教育部30%资源分配的重点大学。
费孝通是招生办的老人了,对招生工作门清就熟,今天他得到了一个奇怪的指令,安排他去老家江佑省莲塘县特招一名叫宗轶的学生,这名学生只有练气期6层的功力,其它资质也一般,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按照他的理解,这就是哪个大家族的关系户,正常渠道考不上川都大学,就找了学校高层,这种事情做出来soeasy,还有额外的好处。
根据招生工作的套路,原本应该是这些家族将人送到川都大学进行入学考试,再给学校捐上一笔钱,走一个委托培养的程序,也就行了,最后找一个二级学院一放,这事也就完了。
这样的学生想读川都大学最热门的那几个专业是不要想了的,虽然说在十大重点大学中川都大学排名垫底,但是重点就是重点,川都大学也是有他的骄傲的。
特招一名普通的学生,多大点事呀,费孝通也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临出发前,招生办居然还召开了一个莲塘招生专题工作会议,会议由招生办王主任主持,分管招生工作的秦副院长亲自到场,会议明确了这次莲塘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布置了相关工作任务,确定了外松内紧的招生策略,务必要将这名叫宗轶的学生招录进川都大学。
招生策略的主旨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打着在莲塘县招收特长生的幌子,用最快的速度,不惜一切代价和宗轶签订委托培养的协议,直接跳过高考,走自主招生的路子。
此时,费孝通才感觉出这件事情可能不一般。
分管招生工作的秦副院长单独召见了他,许诺这件事如果是办成了,立即提拔他成招生办副主任,等招生办王主任退休了,就提拔他当招生办主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费孝通当即表态,一定将这件事办成,办漂亮。
表态容易,但事情还要一步一步地做。
费孝通打开晶脑电话找到一个许久没有联系的老同学纪川,他现在是莲塘县教体局办公室的主任。
电话没过多久就接通了,电话那头传来了纪川的声音。
“老屈,你这个大忙人现在还有时间和我通话呀。”声音热情而又平淡。
“哎呀,纪川老同学,还在生我气呀,去年那个学生,成绩你也知道,差得太多,听说他今年复读了,如果今年他能考过一本线,我给他想想办法。”
一听这话,纪川那边马上就热络了起来,问他有什么事?
费孝通就将川都大学想在莲塘县招收特长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他没有提宗轶的名字,反正这事情他去了再定也不迟。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这是好事,也是各大名校对我们县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等你过来,我请我们局长陪你好好喝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