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许大茂的嘉年华-第250章 综合性能突出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章 综合性能突出(2 / 2)

坦克乘员是四人,郑伟强和三名总装备部的同志钻进了坦克。不一会,坦克在凹凸不平的工程机械试验场行驶起来。

红星坦克在总体上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结构布局形式:坦克前部为驾驶舱,中部为战斗舱,后部为动力传动舱。其车体进行了全新设计,前部由多层焊接装甲板构成,坦克正面还可加挂国产的复合或反应装甲。半球型铸造炮塔源自传统生产工艺,但前部装甲厚度增加至250毫米。新坦克的炮塔可加挂防护装甲板。

坦克的乘员为四名,其中,驾驶员座舱位于车体左前部,配备有独立的舱盖(向左旋转开启)。驾驶员使用两部潜望镜,位于左侧的一部可更换为用于在夜间驾驶的红外观测仪。其余三名乘员均位于炮塔内,分别是:车长、瞄准手(炮塔内左侧)和装填手(炮塔内右侧)。车长指挥台可360度旋转,配备有三部潜望镜——位于中间一部可进行昼夜观测瞄准。车长位和装填手位均配备有独立的舱盖(分别向前和向后开启)。

在推进系统方面,坦克配备一台12缸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标定功率为730马力。传动装置中传动箱为直齿轮式,变速箱为机械固定轴式,有5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转向机构为二级行星式,侧传动为单对直齿轮减速器,制动器为带式。主离合器和转向机的操纵为机械液压助力式,这种机构可保证一旦液压系统失灵能够立即转换成机械操作。行程可达600公里。

驾驶舱位于车辆的左前侧,驾驶员盲区小,便于观察。驾驶舱内安装有驾驶员驾驶车辆用的操作装置、观察装置、检测装置、指示装置以及可调节的驾驶椅。操纵装置有油门操纵装置、机油泵启动按钮、启动电机启动按钮、空气瓶开关、燃油系统放气开关、手摇柴油泵等。这些装置及开关根据人机工程要求得到合理的布局,使得操作方便、舒适。

观察装置在驾驶员的前方,布置有观察镜。在气候合适的白天行军或训练时,可以打开驾驶窗盖将驾驶椅调节到较高位置上开窗驾驶。当有风沙或寒冷阴雨时,可把挡风罩装上。当投入战斗时,需要关窗驾驶,白天可利用安装在驾驶员前部的2个观察镜观察,夜间可更换为微光驾驶仪。

指示装置有炮位指示灯、空气滤清器、阻力指示器、油量指示器、防原子自动报警剂量仪。

检测装置有发动机油温表、水温表、油压表、排气温度表、液压油油压表、电流表、电压表、摩托小时计、时钟、航向仪、发动机转速表和里程表等。

战斗舱位于坦克的中部,它包括了车体中段和炮塔体构成的全部空间。在战斗舱内主要安装有武器系统(包括主要武器、弹药、火控系统、辅助武器)、通信设备及灭火抑爆系统等。车长位于炮塔左侧可360°旋转的指挥塔下方,炮长位于车长前下方,装填手位于炮塔的右侧。

动力传动舱位于坦克后部,舱内主要安装有推进系统,主要部件有发动机、弹性联轴节、传动箱、主离合器、变速箱、行星转向机、制动器及侧传动。这些部件均布置在动力传动舱前部和下部,传动装置上面是动力装置的冷却系统。各大部件是分别安装后通过联接装置构成一体的,这种组装形式有利于维修保养。

郑伟强总工程师在炮塔内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向总装备的同志们介绍坦克的性能和技术特点。

驾驶员驾驶着坦克在被挖掘机挖的坑洼不平的场地上飞驰,速度维持在60公里以上,等到油位计显示油量不多了,才把坦克开到仓库。

总装备部的专业人员根据亲自驾驶和操作体验,初步判定这是一款综合性能优良的坦克。按照设计说明书中提出的技术参数,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第二代坦克,能够有效地对抗北方邻居的坦克。

“孙书记,我们代表军方谢谢你们第三轧钢厂,你们研发生产的坦克性能非常好。下一步,我们会加装武器系统,继续做各种试验,针对坦克在试验中的真实技术参数向你们提出反馈意见。我们回去立即向首长汇报刚才初步试验情况。”聂圣擎听了试验小组的意见后说道。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