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1章 被服厂投产(2 / 2)

“哎,许大茂这个人真不好评价,原来整天吊儿郎当地,自从打了一架差点死了后,就变了样,一心扑在工作上,给轧钢厂做出了很多贡献。在大兴建的新厂子就是以他为主,包括这个被服厂,也是他想出的主意。”

“看来他是因祸得福喽。”

“我感觉他还有其他本事没有发挥出来呢,以后你就看,许大茂肯定还能给大家带来好处。”秦淮如想起了在医院手术室里,许大茂躺在床上给自己输血的情景,双眼不禁迷离。哎,娄小娥快生了吧?以后得多帮帮娄小娥带孩子。真羡慕娄小娥啊!

红星福利被服厂在大家的期盼中顺利开业了。

街道办副主任肖健康亲自担任被服厂的厂长,他任命金玲、于莉担任甲乙两个班的班长,丁一担任包装仓储班的班长,组织大家安装调试缝纫机,分配宿舍。让金玲、于莉领着大家熟悉缝纫机,对大家进行上岗前的培训。捌戒仲文网

东城区商业局的刘星主任亲自落实原材料货源,把布料、辅料源源不断地运进被服厂仓库。现在万事俱备只欠鸭绒了。

1963年7月份,大批的鸭绒运到了被服厂,肖健康厂长做了开工前的动员讲话,要求全厂干部职工不辜负关心爱护被服厂建设成立的各界领导的期望,以优良的质量、高效率的工作赢得广大市民的认可。

第一批原材料可以生产1万套羽绒服。由于缝纫机只有16台,大家经过讨论决定采取两班倒的工作方式,歇人不歇马,两个班每个星期轮换一次白班夜班。

金玲带领甲班的20名女工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金玲带着4名有经验的裁剪工负责裁剪,剩余16名女工负责缝纫。随着工作配合越来越默契,工作越来越熟练,产量也逐日提升,由最初的每班生产32件羽绒服,到每班生产60件。两个班一天的产量稳定在120件羽绒服上,预计在10月中旬可以完成1万件羽绒服的生产工作。

在许大茂的建议下,刘星把前几天生产的200件羽绒服提走,其中的10件衣服送到天津纺织工学院进行试验,对所用布料和鸭绒进行分析研究,寻求更好的布料和鸭绒,并委托天津纺织工学院对新布料进行研发。

剩余的羽绒服被送到了有关领导办公室,请他们试穿一下。当周首长摸着蓬松柔软轻便的羽绒服的时候,激动地赞扬东城区、红星街道办、红星公社为国为民解决了冬季御寒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欣然提笔命名这款羽绒服为“金秋”牌羽绒服。

当首长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带着亲笔题字的商标到了东城区办公楼时,东城区、红星街道办、红星公社、肉联厂等单位的领导早已等候多时了。刘星向大家转达了首长对羽绒服高度评价,祝贺大家所取得的成绩,赞扬参加研发生产的各部门为国为民解决了御寒难题。与会众人听到周首长的高度评价,都非常激动,坚定了大家把羽绒服事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

熊斌借助娄家在香江的销售渠道,通过新批准成立的东城区茂晟外贸公司向欧美日国家出口羽绒服,获得了大量订单。

红星福利被服厂的人手和机器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产量的提升。红星福利被服厂向上级申请增加人员和机器的申请获得了批准。

红星福利被服厂第二次招工开始了,街道上适龄妇女和少量的男人进了工厂,当上了工人。红星街道办辖区内困难家庭大幅减少,王主任看着喜人的局面高兴极了。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