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主持招聘,说不定会碰上有缘的,这显然是我这个做一把手对副手的关怀,习海涛不会看不出这层意思,自然心存一份感激;二是我给习海涛下的一个套儿,梁市长早就说过,招聘女助理首先容貌得过关,那么多美女前来应聘,够习海涛这个生邦子受的,如果弄出点桃色绯闻出来,就等于夏书记给自己上了眼药,不管夏书记提拔习海涛出于什么用意,只要习海涛过不了美女关,夏书记就先输一局,到时候,再设下金钱关、权力关,几关下来,怕是习海涛已经千疮百孔,不愁他不俯首帖耳,或许通过这几步棋,将习海涛搞成第二个杨厚德亦未可知,总之无毒不丈夫。都说女人是祸水,我将招聘女助理的事全权交给习海涛,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我不想往浑水里搅和,只要老子不乱搞女人、不贪污受贿,看你夏世东能把我怎么样?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的如意算盘还是被习海涛识破了,准确地说,不是识破了,是一开始我就钻进了他和杨妮儿设计好的圈套。我以为杨妮儿是到了嘴边的蝉,我想象螳螂捕蝉一样来一个吕布戏貂蝉,却不承想习海涛就是想让杨妮儿像蝉吸引螳螂一样吸引住我,他好在后边潇洒地做黄雀。习海涛出色地从几百名美女中通过笔试选出八个候选人,接下来是最后一关,由我亲自考核留下四个。我只负责考核她们一项能力,就是通过实际“跑部钱进”考核她们的攻关能力。最后一个接受我考察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点燃我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天使与玫瑰的小狐狸精——杨妮儿。我事先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当习海涛领着杨妮儿走进我的办公室时,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子,顿时咚咚咚地加速跳了起来,浑身的血液像海浪一样涌动,我的第一印象是我在梦中的天堂见过她,正如但丁见到圣女贝雅特丽齐,“清晨时分,东方的天空完全是玫瑰色,天空其余的部分呈现一片明丽的蔚蓝色;太阳面上蒙着一层薄雾升起,光芒变得柔和,眼睛得以凝望它许久,同样,天使们手里向上散的花纷纷落到车里和车外,形成了一片彩云,彩云中一位圣女出现在我面前,戴着橄榄然与闲适。李老的秘书将我们直接带进李老的书房,只见一位秃顶的老人正戴着老花镜看一本书帖,我端详了一下,原来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见我们进来,李老放下手中的碑帖,摘下老花镜笑了笑说:“世东,你真是不到黄河不死心啊!”
驻京办主任(四)一(2)
夏书记连忙握住李老的手说:“李老,我进京之前,黑水河大坝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完毕,黑水河大坝工程凝结着您的心血,您说我能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您吗?这次来,我特意给你带来了个小礼物,瞧,这是黑水河大坝模型,多漂亮!多壮观啊!”
李老接过模型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感慨道:“你们知道后人的书法为什么总是超越不了王羲之吗?一句话,重复和模仿,模仿前人就永远不如前人,那么怎么才能超越呢?只能靠创造!黑水河大坝无疑是伟大的创造。创造才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啊!世东,你这个好消息带的好,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么激动人心的消息了。这样吧,让我老伴亲自下厨弄几个小菜,我这有五十年的茅台,咱们庆贺一下。”说着,让秘书搬了几把椅子,放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大家在院子里坐定后,李老像赏花似的望了杨妮儿一眼,温和地问:“世东,小丁、小习我都熟悉,怎么没见过这位小仙女呀?”
杨妮儿落落大方地说:“李老,我是新应聘到驻京办的助理,叫杨妮儿。”
李老慈眉善目地说:“世东,聘请这么漂亮的助理,你们可真是用心良苦啊!杨妮儿,我考考你的本事怎么样?”
很显然李老对杨妮儿很有好感,但是老爷子要亲自考考杨妮儿,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一旁坐着的习海涛也为杨妮儿捏了把汗,杨妮儿却笑嘻嘻地一抱拳说:“请李老多多指教!”
李老思忖着说:“‘截访维稳’是驻京办的一项特殊功能,几千年了,老百姓只相信青天大老爷,这叫信访不信法,县里出事要去市里告,市里出事要去省里告,省里如果也解决不了就会来北京告,于是上上下下对信访群众开始围追堵截,当然驻京办在这方面为首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成本,应该说,截访维稳已经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这几年东州市的进京上访量可是名列前茅啊,毫无疑问,信访问题与群众心理期待有差距,请问杨助理,面对上访群众进京访、重复访的问题,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呀?”
我真没想到李老会问连京城大员、封疆大吏们都头疼的问题,我心想这下杨妮儿非抓瞎不可,然而杨妮儿就像《皇帝的新装》里那个说着真话的孩子,一句话就让李老刮目相看了。杨妮儿不假思索地说:“李老,京城有那么多负责上访的部门,他们为什么不能转变一下工作方式,变上访为下访,如果负责上访的部门切实克服官僚作风,亲自下基层接访,到基层直接解决信访问题,哪儿还用驻京办‘截访维稳’,各级信访部门不是信访材料的中转站,中央应该给他们尚方宝剑,这样他们才敢碰硬!”
杨妮儿一席话,让李老眼睛一亮,连忙说:“不简单,不简单,这可真是后生可畏啊!世东,就杨妮儿这水平,好好锻炼锻炼,完全可以当信访局局长。杨妮儿,大学刚毕业吧,学什么专业的?”
杨妮儿被李老夸得脸蛋绯红,腼腆地说:“李老,我是学历史的,主攻中国近代史,尤其对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感兴趣,李老,我听说,您的好几位亲人都是抗日英雄,而且都在抗战中壮烈牺牲了,能给我们讲一讲吗?”
杨妮儿话一出口,我发现夏书记目光惊异地看了一眼杨妮儿,我心里更是诧异,杨妮儿是怎么知道李老的家史的?显然来之前做了功课,这丫头可太有心计了,典型的狐狸精型美女。李老见杨妮儿对自己的家史感兴趣,非常欣慰,他感叹道:“杨妮儿,看来你这孩子是个有心人啊!我倒想问问,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几位亲人都是抗日英雄,而且都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
驻京办主任(四)一(3)
杨妮儿得意地说:“李老,现在是信息时代,你的家乡是东州市万寿县洪家楼乡北辛店村,我读过《万寿县志》,里面记载北辛店村是烈士村,光抗日英雄就有五位,其中三位是您的哥哥,我说得对吗?”
李老听罢,显得很兴奋,他颇为感慨地说:“当年我大哥一直从事地下抗日救亡活动,曾经在东州创办《晨报》,后来他弃笔从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作战机智勇敢,屡建奇功。1943年秋,在一次战斗中,为营救被日寇包围的机关干部和群众,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二十七岁。在我大哥的带动下,我二哥、三哥和同村的一些青年也都参加了抗日工作。1942年,我三哥在一次对日寇的阻击战中,壮烈牺牲,年仅十八岁。我二哥参军不久就担任了八路军冀鲁豫军区连长,1940年在山东新县战斗中牺牲,年仅二十岁。一晃儿七十年了,只可惜……”
李老说到这儿长叹了一口气,显得颇为遗憾,杨妮儿不失时机地问:“李老,只可惜什么?是不是缺一座纪念碑?”
显然李老的心思被杨妮儿说中了,他既释然又惆怅地笑道:“杨妮儿,你可真是个鬼机灵!修一座纪念碑要五六十万,谈何容易呀!”
夏书记大概也没想到,两次登门向李老讨要墨宝都吃了软钉子,原因就是不能对症下药打动李老,却让杨妮儿找到了症结,于是他不失时机地说:“李老,给烈士修纪念碑是大好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李老当即摆摆手说:“为了让后人牢记那段历史,缅怀革命先辈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和贡献,修建一座纪念碑是必要的,但绝不能靠权势搞摊派,不然也不会拖到今天。家乡的人找过我,希望利用我的影响捐资修建,我退下这么多年了,一直深居简出,哪儿还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