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部分阅读(1 / 2)

燮迮痰亩鳎杂卸赖降姆缭稀

纤指轻扣棋子,或举目盼眺,或低眉思索,这时艺伎所有的风韵都仿佛融合在棋局当中。艺伎在修炼棋道,棋局也同时在修炼艺伎,使得她们在男人的世界里更加迷人。看着棋局之中每一颗黑白子的起落,伴随着玉指滑动的轨迹,我们就设法猜测她们的心灵。从她们彩袖沁出的点点芳香,足以让客人浑然忘俗。

如果把艺伎比作提琴,男人是那个拉琴的人。也许,这男女之间的关系比作艺伎与围棋更为恰当,一颗颗没有生命的棋子,在艺伎的手中,或华丽奔放,或空灵飘逸,或剽悍凌厉,或稳如磐石……就如一个个艺伎,在男人的陪伴下,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书道

书道,即是书法,与茶道、花道,并称为日本的所谓“三道”。在日本,书法不仅是一种文字的书写,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来学习、推广,甚至把它当作是修身养性的艺术。日本人认为书法是“心灵的艺术”、“伟大的文化遗产”。

书法艺术自古盛行于中国,后来普及到朝鲜、越南和日本。奈良时代,日本全面吸收中国唐朝文化,书道也不例外。754年,中国僧人鉴真东渡,带去“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真迹,使“二王”书法在日本流传,并产生空海、嵯峨天皇等著名书法家。17世纪中然醉步于下关街头,并告诫其妻雅子“牢记武士之妻与町人百姓之妻的身份区别”。他死后,雅子也因此始终不接受身居高位的高杉旧友伊藤博文与山县有朋等人资助,说:“武士之妻,即使再穷也不能靠足轻辈的接济过活。”他就是艺伎中最受欢迎的长州勇士——高杉晋作。

高杉晋作生于1839年,20岁时到江户就学于幕府开设的学校,学习西方的知识,后投入倒幕运动,成为长州藩倒幕派的核心人物。1862年曾赴上海,考察了上海开埠后的情形,目睹了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奴役,产生了强烈的保国自救意识。他在京都利用茶屋作掩护,联络各地志士,策划攘夷。同时他也是寻花问柳的高手,在京都的艺伎中颇有名气。当时校昂孜莸囊占啃±砑樱褪歉呱冀鞯牧等恕

1863年,幕府在攘夷派的压力下宣布从6月25日开始“攘夷”。长州藩的久坂玄瑞等人在当天晚上炮击了通过下关的英国商船,随后又炮击了法国、荷兰的军舰。7月16日,美国军舰到下关报复,炮轰下关炮台,法国海军也随后参战,登陆占领了下关的一些炮台。

在这危难之际,高杉晋作受命防守下关。长州藩的藩兵在坚船利炮的打击下屡战屡败,高杉晋作为了鼓舞士气,竟从京都携带大批艺伎,在阵前载歌载舞,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艺伎劳军。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部也组织了许多艺伎前往战场,其中不少人沦为“慰安妇”。那些长州的乡村武士从未见过京都艺伎,纷纷前来一饱眼福。高杉晋作这个怪招竟能使溃败的藩兵稳住阵脚,虽然最后还是因为不敌西洋的火炮,向美、法等国投降。

幕府见长州元气大伤,趁机发动了第一次征讨长州的战争。长州藩主又向幕府投降,镇压长州的倒幕派。这时高杉晋作带领骑兵队发动起义,夺取了长州藩的大权。1866年,幕府再度征讨长州,高杉晋作指挥长州的武装打败了幕府的进攻,为武力倒幕准备了条件。

然而,高杉晋作并未见到倒幕的成功,1867年4月,他因肺病死于军中,年仅28岁。据说高杉临死前,在病榻上还叫着要去艺伎馆,后来伊藤博文把艺伎叫来,让艺伎在高杉的病榻前表演舞蹈。高杉晋作就在艺伎的舞扇上用汉诗格律写下绝命诗一首:

祖神开辟二千年,亿万生魂成散烟。

愚者英雄共白骨,真乎浮世值三钱。

高杉晋作死后,他的宠伎小丝出家为尼,守着高杉的坟墓,青灯古墓42年,直到1909年病故。

高杉晋作放荡不羁,颇有奇才,自称“狂人”,他既是倒幕的志士,又日夜沉湎于温柔乡中,马上指挥杀贼,马下饮酒携伎,“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可以说正是高杉晋作的人生写照。在他的影响下,长州志士乃至日本各藩的志士几乎都有依红偎翠之好,也正是这种喜好,才使艺伎的风流韵事在历史上留下了雪泥鸿爪。

好色宰相——伊藤博文

他曾主持《明治宪法》的制定,并四次出任首相组阁。他位极人臣,最后却在中国的土地上被朝鲜人暗杀。他贪恋于艺伎的长裙,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离开过美色,他,就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风光人物——伊藤博文。

1841年9月2日,伊藤博文出生在长州藩领地周防国熊毛郡的农民林十藏的家中,幼名利助。利助14岁时,父亲林十藏为了摆脱贫困和饥饿的困境,举家迁到当时长州藩的首府荻市,投靠在长州藩的一个下级武士伊藤直右卫门的家中,利助被伊藤直右卫门收为养子,改姓伊藤名俊辅。伊藤博文是他踏入政界后改的名字。

青年时代,他和高杉晋作、久坂玄瑞等一起在“松下村塾”师从吉田松阴,崇信尊王攘夷的思想,在倒幕运动中和高杉晋作一起指挥“骑兵队”抗击幕府的###。

伊藤博文多才多艺,早年留学英国,回国后正值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伊藤博文深得天皇的信任,并担任了明治维新政府内阁要职,其地位十分稳固。

在担任要职期间,伊藤博文以总理大臣的名义主持制定了第一部日本宪法,这部宪法对日本的影响极为深远。在政治之外,伊藤博文在诗歌、书法上亦颇有成就,自成风格,不落俗套。

甲午中日战争后,伊藤博文与清廷重臣李鸿章谈判,签订《马关条约》,逼迫中国赔银亿两,他因此晋升为侯爵。1905年伊藤博文又逼迫朝鲜“自愿”和日本合并,签订了日韩条约,同年12月日本在朝鲜设立统监府,由伊藤博文任统监,朝鲜从此失去了外交上的自主权,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伊藤博文任何时候都把强权暴力作为唯一手段,于1909年10月26日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所杀。

崇尚暴力的伊藤博文最终死于暴力,这大概就是历史的报应。

然而这个蛮勇之夫对艺伎美色却情有独钟,去朝鲜赴任统监时还堂而皇之地带了一个19岁的艺伎。明治维新以后,伊藤博文时常在东京的新桥狎妓作乐。后来为了避人耳目,让宠伎阿仓在横滨开设茶屋富贵楼,富贵楼成了明治新贵的秘密寻欢处。在伊藤博文手握大权以后,风流韵事依然不断,曾经一度追求艺伎江良加代。江良加代是校懊浚?##西园寺公望的小妾,后来跟从木户孝允。木户死后,伊藤博文紧追江良,但是最后江良却嫁给了三井财阀的三井源右卫门。

作家柏杨说:“伊藤博文先生曾有诗曰: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该美人膝不是他太太的膝,而是艺伎小姐的膝。”他的太太伊藤梅子也曾是一名艺伎。

伊藤博文结婚前,曾经有一个叫澄子的未婚妻。据说是他在私塾时的同学的妹妹,他与另一位同学同时喜欢上了澄子,最终他获得了澄子的芳心,他的父母知道他们的恋爱关系后,就把澄子接到了家中。后来,伊藤博文在从事维新事业的时候,经常与那些志士出入酒馆,与艺伎结交。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他的原配夫人梅子,梅子出身于下关青楼之中。不久他和澄子解除了婚约,并且亲自做媒,把她许配给了别人。

梅子虽然是他唯一的正室,但是他身边却从来不乏其他的女人。因此,他曾写信给他的长子博邦,意思是说梅子夫人与他的爱情和付出的辛劳非笔墨可以言尽,要他的儿子在他死后从遗产中拿出10万元给梅子,可见他心中对其夫人也不无愧疚。不过,在他死后,人们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余款不足5万元,后来幸亏日本天皇赐了10万元,才完成了他的这一心愿。他门下的食客有十几人,再加上他“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态度,所以不可能积攒下多少财富。

庶民英雄——西乡隆盛

他一直被认为是日本武士的典范,被称为“庶民的英雄”,演绎出种种传说。他是戊辰战争的实际统帅。传说他不近女色,维新后在江户过着粗食淡饭的生活,家中只有一个男仆。但他早先在京都时也时常出入茶屋,喜欢一个叫阿虎的艺伎。他就是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

西乡隆盛出生在萨摩藩,小名吉兵卫、吉之助,大名隆永,维新后才改隆盛,雅号南洲。曾与僧人月照共同鼓吹尊王攘夷,不为藩中所容,于是相约投水自杀。月照沉底,西乡却幸运地被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