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祯彻夜未眠,虽饮了太子妃杨氏亲煮的安神汤,却仍旧无济于事,辗转反侧到天色微明。
这源于昨日汤泉宫传来的消息。消息中说,阿耶宴饮,酒至半酣,言谈之中,又有对他近日行为的颇不满之意。
他尽力回忆近来行为,咀嚼消息深意。能让阿耶不满的,或许是继续暗查权贵之事,也或许是跑去孝陵私祭阿母之事,也可能什么都不为,只是因为自己不肖阿耶,不如康王母子深得阿耶欢心而已。
但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他李祯就是李祯,脾气秉性历来如此,又岂能样样按阿耶的喜好而活?就算真的事事顺从阿耶的心,当真就能利于国家社稷么?
自获封太子以来,好像无论他做什么,哪怕什么也不做,阿耶总能找到这样或那样不满的理由。阿母活着的时候还好,总能辗转在阿耶面前护他周全。
阿母云氏乃世袭定山王之女,十六岁嫁当时也是太子的阿耶,虽算不得有多得宠,却因聪慧智谋贤德,获得了阿耶的敬重之心。
当时大母专权,阿耶几被废者多矣。每每危急时刻,或逢有不能决之事,阿耶常会去找阿母,商量对策,讨得一二善言。
后云氏因得罪大母,满门获罪,除了阿母得以保全,其他定山王府之人,男丁斩首,女子充为官伎。阿耶登基,感念云氏恩德,力排众议,立阿母为后。他作为嫡长子,也被立为太子。
因痛于母族之祸,阿母身子每况愈下,日日服药也不见好转。终于去岁夜半,阿母因病崩殂。阿耶痛极,曾开金口:元献皇后之后,朕将不再立后。
阿耶确不曾立后,只是更加宠爱卢氏了。半年前,卢氏晋贤妃位。上个月,又晋贵妃,权理后宫。虽无皇后之名,却行皇后之实。康王李祥子凭母贵,朝堂地位大有越过他之嫌。
太子李祯辗转反侧之中,只觉得甚为可悲。生在帝王家,反不如寻常百姓,骨肉至亲,和乐融融。
阿母崩逝不过一载余二日,李祯早已数不清楚,曾传过多少遭阿耶不满他的消息了。只是这一遭,着重加以“颇”字,可见不满程度。
他多么想像以前一样,对阿耶的不满一笑置之,继续宛若无事地去崇文馆,跟随诸葛先生习治国安邦之道。只是,一想起阿母的期许,阿耶的无视,他就无法做到心净如水。
有时候,他很羡慕翊京,即便与父母远隔千山万水,仍不乏深深的关怀与爱护之意,可以活得肆意洒脱,连阿耶的赐婚都有勇气一拖再拖。
太子妃已陪他熬不过,进入沉沉的梦乡中。李祯苦笑一下,侧转身子,望向窗外。
他的鼻端闻到似有若无的玉兰花香。这是阿母在时,亲命人培育的晚种,只因他酷爱玉兰。
突然想看玉兰花开模样,李祯索性轻轻起身,朝玉兰花枝而来。
“殿下,夜间春寒,小心着凉。”内侍张保小心伺候着,帮李祯披好外衣,退到了不远不近的距离。
玉兰树下,李祯心生感慨:“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可惜,他不能常做自己,唯有此刻才得片刻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