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耽美小说>美玉人生> 第九十九章 拆房现场(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九章 拆房现场(3)(2 / 2)

两人蹲在石头堆旁,仔细的辨认着。很快,李承风便在这堆石头里发现了第一块原石毛料,紧接着刘韩也发现了一块,接下来两人陆陆续续的又找出了七八块大小不一的原石毛料,很快就将这堆石头看完了。

这些挑出来的毛料,露出来的皮色都是黄沙皮、白沙皮,这些都是表层矿带所出产的原石(现在的缅甸,一般的正场口都挖到了三层以下),这也印证了这批原石是解放以前遗留下来的传说。

虽然这些原石上或多或少的都有些表现,但总体上来说,它们都是些“有色无种”的chu料子,这也和当时社会的喜好相关。按照当时的价值观念来说,人们追求的是翡翠那鲜艳亮丽的色彩,其次才是翡翠的种水。在那个时代,没有色的料子,水头再足,也是没用的“砖头料”。这样的价值观念直到最近的十来年,才逐渐逐渐的被一些推崇“种水至上”珠宝商所改变。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缅甸的矿工在老场的第三层挖出“无色玻璃种”的原石时,没有人知道这是不是个值钱的东西。曾经进入缅甸坑易的一名戴梦得珠宝公司玉石买手说,“他们拿给我们看,谁也不认识,问我们要不要,要的话,3万1公斤卖给我们。在场的人都摇头,这种像玻璃的石头在当时看来简直毫无吸引力”。但“无色玻璃种”潜在的想象力很快被通晓市场的买手和卖手们发现了。因为“无色玻璃种”,至少两点就能打动人心:它完全似水,具有无可比拟的“水x”;比起通常的老坑种,它进化了更长的时间,年代更久远,永不褪化。

“戴梦得”就是在“无色玻璃种”从无到有的市场推广里不遗余力的珠宝生产商之一。虽然“无色玻璃种”在一小部分收藏行家看来仍然不被认可,这种至少在所能找到的翡翠中最为“通透”的石料,全然违背人们对翡翠“翡”和“翠”的颜色传统认知,但高昂的市场价格足够说明它现在不菲的身价。

“翡翠业,没有什么比‘玻璃种’更能说明供需法则的道理了。”那名“戴梦得”的买手反驳批评者的质疑:“4年以后,我再去坑口,普通的‘玻璃种’原石30万元1公斤也买不到了。从3万到30万元,花了4年,说明市场的接受速度并不算很快。。。。。。”

刘韩利用磁眼偷偷的扫描了一下眼前的这些毛料原石,果然都是些“chu豆”、“花青”之类的低档料子,正当刘韩准备放弃时,却发现在这乱石堆里竟然有一份的“意外的惊喜”。

原来,在刘韩他们找出来的块原石里,那份最不起眼的毛料内,竟然生着一块种水不错的阳绿翡翠。

这块毛料不大,只有五六公斤的样子,它的全身裹满了泥土,被雨水冲开的一角,露出了黄色的chu结晶岩,几朵稀松的“松花纹”表明了它与周围普通山石不同的“身世”。

虽说是翡翠原石,但是从遍布那一角、chu的像海盐粒子的结晶沙,可以推断出里面即便是有翡翠,其种水也不会很好。可里面偏偏长出了一块底子干净、无棉无裂、种水达到了细糯程度的满色阳绿翡翠。虽说色彩上有些偏黄,可翡翠的块头不小,约m两公斤多,料行也很齐整,可以取出两只正装的手镯后,还可以取出三四只圈口较小的扁镯、细条镯,其整体的价值应该在1200万以上。

没想到就是这样表象的毛料,内里面竟然能生出这样美丽的翡翠。就像是在chu鄙的鸭蛋里,却孵出了美丽的白天鹅;父母都是奇丑无比、愚蠢chu鄙之人,所生养出来的儿女却聪明伶俐,像金童玉女一样,令刘韩大为惊奇。他用磁眼仔细的扫描着这块原石,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