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淳熙三年冬至,我时年二十一岁,初访被金国两次洗劫过的扬州,见到城内外一片萧条景象,联想到杜牧笔下繁华的扬州,自度此曲并填词。”
随即吟唱: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此老人即是享有千古词名的白石道人姜夔,吟唱完这首《扬州慢》后,一代宗师姜夔油尽灯枯,溘然长逝,时年六十六岁。他的一生穷困潦倒,却在词坛极其富有,那一年是南宋嘉定十四年,宋蒙两国初次建交。
当晚,十五岁的江寂守在恩师姜夔尸身旁痛哭整夜,想到十五年间与恩师的生活点滴,又回想恩师每个细节处的深意,心中五味杂陈,暗暗发誓必苦练武功,行侠仗义,报效国家,惩奸除恶,认祖归宗,不负恩师的苦心孤诣。而此时恩师的临终嘱托,竟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第二天一早,江寂去到姜夔忘年之交吴潜家中告知姜夔死讯,吴潜来到西湖孤山梅花林,与江寂抱头痛哭。当天,吴潜与好友几人凑钱将姜夔安葬于钱塘门外西马塍,一代宗师就此落魄入土。
那时吴潜刚刚被嘉定皇帝钦点为状元,封公拜相之路即将起步。
江寂守孝至春节,想姜夔之重托已不能再耽搁,辞别吴潜,只身赶往湖州白石洞天,那里,是传奇的起点。
(本章完)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