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人嫌狗厌的年纪,山前屋后追鸡撵狗的,整个村庄被这群孩子搅得是鸡犬不宁,就连村正家那只养了好几年的老白鹅都没有幸免于难,翅尖最漂亮的那几根白羽被扯了个精光,一直要到日落西山各家烟囱里都冒起了炊烟时,在各家娘子扯着嗓子的呼喊声中抄着扫帚揪着耳朵将各家娃娃捉回了家之后,整个村子才会渐渐的归于平静。
在这安详的小村庄西北处大概三四里远的地方有着一处长满了桃树的山坳,每当春天来临时,整片山坳色彩斑斓,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绛色的桃花在春风中争奇斗艳。在这满是桃花的山坳前有着一片约三十余亩大小的空地,从村头流过的小河沟在拐了几个弯之后从这片空地与山坳间的夹缝中蜿蜒而过。原本这种地势下的土地应该是非常肥沃的,但这片空地却是怪石嶙峋,怪石间也是荆棘丛生,算不得是一块好耕地,所以一直没有被开垦出来。
在很久很久以前,具体也不知是哪一年了,在这片满是怪石和荆棘的土地上突然建起了一座青砖小瓦的庭院,在庭院的后园里,一座由圆木搭建的拱桥跨过小河沟将庭院与满是桃树的山坳连在了一起。
自从这座庭院出现之后,附近的气候开始变得风调雨顺起来,村民的收成日见增长,而且每当谁家有个什么病痛时,庭院里的人知晓后也会及时的遣人送来药汤,渐渐的,庭院中住着活神仙的传说开始流传出去,附近的村镇也陆续有人前来求药,最远的据说都来自千里之外的府城了。
岁月流淌,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月,满是桃树的山坳下建起了一座生祠,生祠中供奉着一块刻着“桃园主人”四个字的牌匾,随着受桃园恩惠的民众越来越多,生祠的香火也日渐鼎盛,到了后来已经是常年不息。
三百年的时光,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村里的村民们世代习惯了每天都要去一趟生祠为家人祈福,每逢重大的节庆日子或者村里有红白喜事时,村正还会组织村民们一起进行拜祭,而桃园里的美貌姑娘们则会提着精美的糕点和茶水前来答谢大家。
原本寂寂无名的小村落发展成了桃源镇,无名的小河沟也涨成了桃花溪,而原本只是长在山坳里的桃树也已经是漫山遍野。繁华的桃源镇里人声鼎沸,孩童们欢快的笑声传遍着大街小巷,镇外的农田里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粮食,时光就在这有条不紊和平平淡淡中缓缓的流淌着,直到三年前的那个夜晚。
依稀记得那天是九月十五日,恰好是寒露节气,这天虽不是重大的节庆日子,但桃园里的姑娘们还是给每一位前来上香的村民们赠送了甜美的桂花糕,雪白的桂花糕上点缀着一朵朵嫩黄的桂花,淡淡的桂花香气沁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然而到了半夜时分,打更的更夫都还没有回到屋内,一道像是撕裂了天地的炸雷声突然响彻云霄,然后一声接着一声,一声快过一声。唇齿间还残留着桂花糕的香甜的人们被这突如其来的雷声全部惊醒了过来,跌跌撞撞的跑向窗边想要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也有那大胆的人衣衫凌乱的直接冲出了房门来到院子里看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