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主上,就是这个孩子是定安侯的后代,今年十二岁,但心智远超常人,十分的冷静自持。”“好,定安侯元若齐倒也是位忠君爱国的宗室,那就尽快带他来见我,我的时间不多了。”“是。”“下去吧。”
元长华早在十二岁时就创立了暗营来培养自己的心腹,暗营每年在南国各地招收七岁到十三岁的少年、少女,每次招收一百人,但最终不过五分之一的人能成功通过考核,正式成为暗营的一员。
刚开始暗营由舟七和隐九二人来进行分管,后来暗营在数年里都涌现出了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好苗子,便交由隐九一人进行总管,白衣和血衣二人进行辅助。下设四大供奉为青衣,南衣,雪衣,寒衣;四大堂主为春婵,知淇,言秋,默月,等八人各自发展。
后来这股暗中势力逐渐壮大起来,成为千尘大陆上顶尖的情报组织。而白衣、血衣、青衣、南衣、雪衣、寒衣、春婵、知淇、言秋、默月,这十人也成为长华最得力的暗桩。还有春山、青珠、兰衣、素衣,等四人算是暗营的后起之秀,春山和青珠成为了长华的随侍,兰衣就留在了南国成为了后宫里的宫正掌管着后宫内务与惩处,素衣便在北境隐藏下来。
这七年以来暗营的人数达到了一百三十五人,而编外人员也就是提供一般情报的眼线可达三千之众。
太和殿中药气弥漫,主殿的御床上躺着的九五之尊,面色虚浮又苍白,身形消瘦修长,只是目光灼灼,仍然带着上位者的威仪。“皇兄,你的身子···”“我知道,先天不足,这二十几年来什么汤药没有试过,看来是天不假年了。”“妹妹此次一去,南国的事虽然有交代下面的人盯着,可是我实在是不放心皇兄你啊!”“长华,你不要过于担心我,兄长尽量多撑几年,等你回来好不好。反倒是你在北境的日子绝对是危机四伏,如履薄冰,才是更要小心谨慎,保重自己为上。兄长我是真的舍不得你去受罪啊···”
“皇兄,我知道的,依我的聪明才智你该放心才是。我们自小相依为命,从你十七岁登基到现在不过五年光景,你现在才二十二岁啊,所以保重好自己,等着长华回来···”“好。”在床榻上的南明帝虚弱无比却仍强撑着,只是想多看看自己最疼爱的妹妹几眼。长华虽才十九岁,要比他还小上三年,但却十分成熟有主见,很少让他担心,反而是长华更为操心他。
“白卿家是否愿意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代替朕一直保护着长华。”“臣愿意为陛下效死,愿意为殿下效死。”“好。”
南明帝的性子温良,而多数的事务都是由长华来帮着处理决断。南明帝姬元长华被誉为南国第一美人,但其实她的智计更是非比寻常。她十四岁那年就帮着他打败了其他继承人让他能够成功得当上皇帝。随后的五年里她更是呕心沥血得帮他稳定内外朝局。若元长华是个男子那么这个帝王宝座就必定会是她的,只可惜她是一位女子。但她从未因此而感到愤恨,反而是更加得坚韧果敢。
她身为有实权的摄政公主,这些年也拥有了不小的势力,但她知道韬光养晦,现在还远不是锋芒毕露的时候。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她明智而策行且有余定,乃是不出世的绝顶奇才。
“主上,他来了。”“元氏莫隐,见过长华公主殿下。”“要叫我什么?”“姑姑···”“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吗?”“侄儿不知。”
“十年,我只给你十年的时间,你有信心成为南国的第一人吗?”“我···可以。”“好,记住你今日所说得话,带他下去吧。”“是。”······
“恭送永乐公主···南国公主元氏长华,为国为民,南国上下永不忘却,公主千秋···公主千秋···”
从京都起行至南疆和北境的交界沧州用时三个多月,还是在北族的催促下加快了行程,更何况带着黄金数十万两以及条约上的其他珍贵物品又怎么可能走的快。此次求和,使致南国元气大伤。
在此次行程中有不少沿路的百姓听闻永乐公主的大义,纷纷跪地迎送。百姓们都感叹着满朝的文武竟都还比不上长华公主一人。当然之前长华她厉行节俭,善待百姓,积累下了很高的名望,在各国之中都素有贤名。
述律乌玳执意点名道姓要元长华前来和亲,是因为他认为她是南国唯一一个可以威胁到他的存在。就在两年前,他十八岁时继承了北族少君之位后,便曾孤身一人偷偷来到过南国。但是那一次他差点就回不去了,当年那次之事让他深深见识到元长华的厉害之处。后来他即使回到了北境,仍恋慕着南国的繁华与文明,北族与其一对比起来实在是太过荒凉和野蛮。
当然他更是想要得到心中的昭昭明月,为此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才开始征战,他当然有问鼎天下之心,更要天下与美人皆得。
他本打算一举攻克南国,但北族的底蕴确实没有南国深厚,打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又接近北境的凛冬,所以耗不起,再加上这些年他勇武盖世,还成功激发了天神血脉,越发得被北族大君所忌惮。草原人不像南国人讲究什么血脉亲情,礼义廉耻,弱肉强食才是硬道理,所以他的处境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如履薄冰。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