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宫中回府的时候,已经是申时了。
出了宫,我和李晏一同坐上了安王府的车驾,除了接我们的一堆侍从外,彩云和李晏身边的小黄门也随行在侧。
上了车驾,李晏才和我说:
“子夜是我身边长侍,日后你若有事,也可吩咐子夜去做。”
我才知道,那小黄门的名字叫子夜。
倒是个好名字,不过行事不如名字这般安静。
也许是我依然对此前在慧宝寺时,他跪下硬逼我听李晏的话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即便我心知子夜只不过是忠心护主,但难免心中也会有几分不满。
说起此事,我又想起此前李晏的行径,犯不上有多么生气,但还是没什么好脸色,因此我意有所指地说:
“他对你倒是很忠心。”
李晏不知道有没有听出我话里的嘲讽,他替我斟了一壶茶,然后说:
“子夜自幼失亲,卖身进宫是为了换取钱财,将他的幼妹抚养成人。”
他停了一下,才接着说:
“我见子夜一个人在宫中生活十分不易,就求了太后,将他放在身边做长侍。”
似是怕我仍旧不信,又说:
“子夜虽然之前对王妃多有冒犯,但忠心耿耿,有许多事皆可放他去做,此中详细,回府之后,我再和王妃一一道来。”
看来我去永东的这五年里,李晏也并不如之前那么任人宰割。
我与李晏是合作关系,既然李晏愿意与我开诚布公他的部分谋划,那我自然也不能如此遮遮掩掩,更何况若是因为这点小事就和李晏不配合,那我还想什么法子,不如直接去京中明湖一跳来得快些。
投桃报李,我没有再去追究之前的事情,而是接过了李晏递给我的茶,说:
“彩云是在永东就跟着我的人,她会些我家的硬气功夫,轻易不会与我离身,你若是有所需的话,也可以吩咐她。”
李晏点头示意知晓,如此,我们两个身边的贴身之人算是在彼此面前过了明路。
此后我与李晏便无其他交流,一路品茶,直至车驾到了安王府门口。
家中奴仆早就等在了门口,见我和李晏驱车归来,便忙不迭上前张罗。
李晏先我之前撩开帘子下了车,我跟在他后面,正刚刚撩开帘子,准备下车时,就看到李晏的手伸到了我面前。
安王府位居上京东边的富贵巷子中,说是富贵,但此处居住的大多是朝中臣子,几乎没有商户。也正因为如此,巷中并不如西边繁华,各家皆门户肃穆,门口仅有几个门房,少有人行,穿梭的此间的大部分也是各家的仆从。
我环顾四周,安王府本就占地极大,一处王府门抵得上对面几户,巷子中虽然人少,但各户之间依然可以看到依稀门房,也有不知谁家的仆从正巧撞上了我们,此时正安静的弓腰垂头停在路边,以免冲撞。
我与李晏成亲,虽然其中缘由彼此心知肚明,但于外人眼中,是万万不能丢了“恩爱”二字的。
李晏想必也是明晓这一点,因此才会特意在下车之后伸手扶我,展现对我的疼爱呵护,我自然会配合。
我会意地将手递给他,然借着他的手,使了个巧劲,轻轻松松从马车上跳下。
下车后李晏从彩云手上接过我的大氅,亲手为我仔细系上,之后又牵着我的手,和我相互依偎着进了门。
若我是旁人,看了也只会觉得,安王夫妇当真是新婚燕尔,恩爱和睦。
成亲需要的干大事我们差不多都已经走完,安王府只有我们两个主子,自然也该挑时间处理府中一应事宜。入府后李晏带着子夜往书房而去,而我则在勤事轩中接受家中管事与奴仆的拜见。
彩云站在我身后,旁边是母亲指来陪嫁的徐姑姑和舅舅从谢家带来的蔡姑姑,这两位姑姑都十分厉害,徐姑姑掌府中内务,蔡姑姑是一家陪嫁,她男人在外面干事,正好掌外务。
府中的账本我此前已经在手上粗粗翻过,此时见到安王府中的管事,心中也有几番成算,挑着账本中的一些事务问了之后,那些管事的更是恭敬得很。
安王府中的大管事姓赵,大约已有五六十余岁的年纪,但依然身体矫健,思维清晰。
听说这位是李晏身边的旧人,在众人面前对我也十分恭敬,给足了我王妃的面子,内院的放权也十分畅快,徐姑姑和蔡姑姑很快就交接好了一应事宜。
我对安王府的效率很是满意,想来主要还是安王府主子少的原因,我与李晏既有共识,那自然是相得益彰,诸事顺畅。
从勤事轩回到房中时,此前早上伺候的丫鬟太监们都在屋中等待拜见。
我既已是王妃,自然不能如之前一般,身边只有彩云一个大丫鬟并几个杂事小丫鬟了。除却我从家中带来的四个小丫鬟外,按制,安王府又在我身边提拔了四个掌事宫女,名字倒也好记,一整个四季,分别叫春花、夏雨、秋月、冬雪;又有四个小太监,名字也顺着春夏秋冬的起法,换成了梅兰竹菊,分别叫小梅子、小兰子、小竹子、小菊子;这八个人都是从宫中出来的,令行禁止,很是懂规矩。
早上替我挽鬓的是春花,上妆的是冬雪,两人我皆十分满意,夏雨主要负责厨事,秋月则是负责针线相关,皆是二十来岁的年纪,想来是宫中经验丰富的人;梅兰竹菊年岁要小些,看着不过是十三四岁的模样,但也甚是机灵,正好可以交给蔡姑姑,替我跑跑腿。
处理完一应事宜的时候,已经到了酉时,窗外只剩几丝余晖,府中各院都纷纷上了烛火,华灯初上,我便我叫夏雨去厨房传膳,又让小竹子去前院请王爷用膳。
园中众人各司其职,房中总算只剩下了我、彩云并徐姑姑三人。
我大剌剌的瘫在贵妃椅上,彩云贴心为我捏肩,徐姑姑刚和我对完一应事宜,见我这副模样,笑着递给我一杯茶。
徐姑姑不仅是阿娘身边的掌事姑姑,更是随伴阿娘长大的大丫鬟,与我自然更多几分亲昵,徐姑姑笑着说:
“姑娘今日可辛苦了。”
然后又说,
“瞧我,年纪大了,都忘了,现在可得唤王妃才行了。”
徐姑姑和阿娘同心,自然也是期盼我与李晏可以琴瑟和鸣,恩恩爱爱。从昨晚到现在,李晏待我都十分亲近喜爱,我也和李晏配合得很好,徐姑姑自然是觉得我们夫妻新婚,恩爱有加,算得上一桩好婚事了。
话音刚落,不知怎的就触景生情,徐姑姑擦了擦眼角,又接着说:
“夫人起先还担心王妃娘娘……如今奴婢见到王爷待王妃的模样,想来夫人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我如何不知家人对我这桩婚事,有多么操心呢?
值得庆幸的是,我和李晏虽然并无多少感情,但李晏表面功夫做得极好,对我也多有尊重,与李晏成亲,虽然不过是权宜之计,但这一通下来,我也觉得我们俩竟像是早有默契一般,配合得极好,如此一来,对于之后的事情,我也算是多了几分信心。
我与李晏可以相得益彰,自然是之后合作的基石。
我便轻声安慰徐姑姑,彩云也在旁边帮腔说:“徐姑姑不用担心,王爷对小姐好着呢,昨晚小姐都……”
哪壶不开提哪壶!
我生怕彩云把我昨晚干的好事都给抖出来,若是让我阿娘知道了,我怕是皮都能被阿娘抖下一层,因此我赶紧伸手捂住了彩云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