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甫抚了抚须髯,开口哈哈大笑道:“小馋鬼,可惜这回只有你的臭爹爹,好吃好玩的都没有哦。”
少女闻言,鼓起腮帮子,嘟着丹唇,故作生气地小脑袋撇朝一旁,眼珠又时不时飘向眼角,自以为是地偷偷观察着“爹爹”的反应。
李伯甫无可奈何地看着眼前的女儿,双眸中泛滥着慈爱。父女二人尽兴玩了一会,待到丫鬟来告知饭食备好,又大手牵着小手一起前往中堂用餐。
用完饭食,李伯甫稍作歇息后就准备前往刑部中堂。府门离别时,李夫人牵着嫣儿送李伯甫,瑾嫣低着小脑袋,不开心的情绪全都写在脸上。李伯甫俯下身,摸了摸瑾嫣的脑袋。夫人在一旁强作欢颜地开口道:“万事小心,平安归来。”
“嗯,照顾好嫣儿和自己。”
说罢,李伯甫转身离去,忽然衣角被人扯了一下,垂眸望去,是一只小小的手。瑾嫣弱弱地问道:“爹爹什么时候能回来?”
李伯甫沉默不语,片刻之后开口回道:“两天后爹爹就回来了,然后就一直陪着嫣儿。”
“爹爹,不许骗嫣儿。”
说着,少女伸出右手,抬起小拇指。李伯甫笑了笑也伸出右手小拇指与女儿做下约定。
刑部中堂,诸葛肃正将刘府一案的线索整理入案宗。见李伯甫缓缓走入,诸葛肃停下手中之笔面带喜色地开口道:“伯甫,老夫听闻曹小公子今日已被你寻回,可喜可贺。”
“大人说笑了,曹小公子虽已寻回,然两案仍未侦破,何来贺喜一说。”
“伯甫你可知寻回曹小公子实属大功一件。即使明日仍未侦破疑案,你亦不会受太大苛责。”
“或许如此,然在其位必谋其政。两案一日不破,吾一日不可懈怠。”
言毕,诸葛肃摇了摇头不再多言,继续伏于桌案之上。李伯甫入座,摊开宣纸思虑再三,提笔写下三个楷字—辞官表。
“臣本乡野愚民,幸得父母诲育,年少遍访群院以求治国济民之识。十年寒窗,读行万里。格物致知,略有所成。幸蒙天恩,开设恩科。进士及第,沐受王恩。为官一方,不敢懈怠。薄有政绩,因得擢拔。任京府尹,未有建树。大案连发,毫无所进。负王上之所托,失百姓之所望。臣自知如驽马,才学不足以任,中年羸弱不堪难负君民托付之责。告老归田,了此残生。大王圣德,垦降恩典。
罪臣李伯甫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