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使未央的这番理直气壮的提议有违人们通常的道德认知,但还是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而那些宁死不屈的人,恐怕早就消失在人世间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事情很快就演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未央成了“食人”与“丧心病狂”的代名词。
因为那些自诩为未央成员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将觅食的对象转向了同一地域的弱者。
那些弱者里也许还有些是他们自个的人,但那又怎样?
而随着食人逐渐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人群几乎被分为了两种人。
一种是强者,站在食物链顶端。
另一种是弱者,在依然勉强维系着的社会关系中,地位只如同奴隶与畜生,被圈养着提供劳力与源源不断的肉制品。
弱者们常常被迫繁殖,被迫进食;而被迫劳动则是更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在法制健在的时候就存在了,而今不过更甚罢了。
食物链顶端的那些人们自然也有圈养旁的动物,但显然名义上的同类更能带给他们更多的乐趣。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时候,依然有人能够寻欢作乐,在极短简陋的条件下,以观奴隶们被迫互相攻击与交配为乐。
他们热衷于挑战以往的道德底线,那些双方为亲族抑或友人的一场活动,往往能聚集很多人来,即使输了赌注,也都并无不快,反而意犹未尽。
后来,这些活动演变出了更多的手段,随着食物种类的骤减,如何烹饪现有的食物就成了大家心头一致琢磨的事情。
在奴隶活动中,也就设立出了一项比赛烹饪的活动,获胜者能够享受有些自由人也无法享受的“最佳的”待遇——那意味着他们将不会被强迫做其他任何事情,包括参加其他比赛与活动。
但相对的,假如他被下一届的人打败,就会落得个成为那后来居上者庆贺桂冠的盛宴食材的下场。
他将是一道最重要的主菜,而这任冠军有幸先尝为快。
至于那个每周广播的未央,在某地弱者们的某次合计之下,将重要的数据信号暴露给了一息尚存却依旧不死心地追寻他们踪迹的各地官方。
大家只知道某次讲述教育重要性的广播结束后,未央就再也没有广播过了。
那个未央消失了,但更多的“未央”却出现了。
由于后来的未央给人们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原来还有一个曾经每周广播的未央。
人们把代号海神的那次海啸当做天启时代的开端,但直到海神爆发的数百年之后,人类才真正进入天启时代。
在这几百年内,人类一度濒临灭绝。
旱涝与辐射等因素阻碍了人们恢复过往的生活,直到进入天启时代的前几年,社会还处于一个混乱而稳定的状态。
而打破这一切的转折点,是某个与当地官方有合作的“未央”组织,发现了所谓的未央遗址,并派人去那里进行的清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