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武侠修真>一拳神僧> 第63章 群贤毕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群贤毕至(1 / 2)

通天八年,六月初六。

时值盛夏,既有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两条人工渠,被弯弯曲曲地凿出,以作流觞之用。

人工渠长达数里,两侧鲜花如簇,杨柳依依,无数从各地赶来的文人骚客齐聚于此。

其中既有关中道本地的关陇豪阀子弟,也有来自河东道、河北道等地藩镇的世家子,亦有河南、山东之地的豪族。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概念的“关东门阀”,来的人反而比关陇本地豪阀要多。

其实也不难理解,虽然大隋拆了邺城,但某些传承下来历经数百年不倒的底蕴,是不会被拆毁的。

在这个时代,门阀是世代掌握知识垄断兼修行传承的文武一体化统治阶层,几百年任你谁当皇帝,门阀都是统治阶层,占据着绝大部分的王朝气运,或者说大多数皇帝本身就是门阀的一员。

即便是女帝大兴科举,光建县学,短短十几年也改变不了门阀依旧掌握着知识垄断的现象。

门阀子弟少年拜师仙门,成年入仕为官,几乎成了人人共知的社会惯例。

在这种大多数出生一辈子都是牛马,少部分出生就在罗马的时代里,想从事“文人骚客”这个职业,家里怎么也得是个独霸一县的土豪或者诗书传家的寒门,否则是培养不出来的。

正因如此,来参加流觞诗会的人,有一个普遍的问题。

——矫情。

既眼巴巴地想从五年一度的盛会里,捞取到名望、人脉、政治资本。

又奢求能保持文人风骨,见到大人物时矜持、高雅地交谈,不舔的那么明显。

上官莞儿对此表示,烦透了。

连假笑都不愿意维持,上官莞儿冷淡地甩开了一个河北道渤海藩镇来的年轻人,一个日后很可能成为渤海镇留后的年轻人。

上官莞儿今日将她披散的乌黑秀发用簪子斜斜地绾在了一起,冷着脸问道。

“这流觞诗会,是怎么安排的?”

“上午按惯例是以文会友,下午流觞曲水,手中飞花令最多之人,能获得浩然书院的彩头,一件地阶灵器。”

所谓以文会友,无非就是在水渠两侧自由活动,认识点朋友,相当于为来自天南海北的文人骚客提供一个交际的圈子。

下午的流觞曲水,则是要通过两条河渠的流觞停止时,选两人出来吟诵诗文,比拼的意味也相对更浓一些,获胜之人会获得飞花令。

当然了,自古文无第一。

文人相轻是常态,所以飞花雅集其实是积分制,谁手里的飞花令最多,谁就赢。

换言之,不需要你挨个打败所有人,只需要你拿到酒樽时,坚持的获胜轮数最多即可。

不过上官莞儿有内幕消息,这届流觞诗会,恐怕举行的不会特别顺利。

太平公主亲口告诉她,从宋院长那里得到了诗鬼必定会来赴甲子之约的消息。

哪怕闭关良久,宋院长依旧没有必胜的把握。

当时上官莞儿问:“大概有多少赢的把握?”

太平公主只给出了一个模糊的估算,

“五五开吧。”

上官莞儿本来自恃诗文无双,此次定能拔得头筹拿到那件地阶灵器的,如今得知诗鬼可能搅局,心气便颇有些烦乱。

一个不慎,撞到了路边擦肩而过的行人。

“你怎么看...”

刚要训斥对方走路不长眼睛,她抬起头。

上官莞儿愣了愣,嘴角竟破天荒地扯起一丝僵硬的笑容。

“...起来很眼熟?”

沈不渡疑惑地问道:

“施主,小僧见过你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