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的自我救赎-第五章 自律的本质 生命的欲望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废柴的自我救赎> 第五章 自律的本质 生命的欲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自律的本质 生命的欲望(2 / 2)

佛家虽然讲无欲无求,但其实,修佛的人最“贪”了。

因为他们“求”的东西很大,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世俗的些欲望和追求,明心见性涅槃,跳出六道轮回些遇到他不够大吗?同理,从同角度说,孔子也“贪”。人家追求的是天下大同,欲望他不够大么?孔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和佛陀一样都是出家人,只不过孔子是在家而出家,他的眼里早就不被那些世俗的欲望所牵绊了。这就叫做脱离了低级趣味。正因为如此,那些圣人们,得到高僧们开悟的修行之人,都才在世俗的世界当中显得那么的无欲无求。因为在人家的眼里,普通人的些小欲望小追求,人家早就看不上眼了,人家已经活在了更高的维度和层次上。格局和追求早就和你不在层面上了。

尼采也有句名言,如果你知道自己为而活。你就能够忍受任何的苦,如果你忍受不了,说白了你还是不是真正的想要,他只能说明这个东西对你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用王阳明的心学来解释,每个人其实他都是“知行合一”的,因为知行,行知,知和行其实是一体的,根本就分不开。从来不存在知而不行,其实所谓的知而不行实为你不知,你所行的一定是你所知的。比如你戒烟失败,其实你在吸烟给你带来的好处和快感的欲望追求上的知行合一,只不过这个知是你肉人头脑的认知而已,并不是觉知的知。

而真正更高维度的知行合一,圣人们追求的知行合一是本我自由意志,提起觉知,看破了一切的我,知一切三维世界里的“像”以后的对更高级欲望的追求。听过高级欲望这词吗?没听过?那发“上等愿”说法,总听过吧。我们还把它叫做觉起,从骨子里说一切都是欲望,只不过觉醒之后的人会在“觉知”的关照下,用更高级的欲望去代替其他低级的欲望,比如那些社会习惯和生理习惯层面上的欲望,仅此而已,真正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四个字的人,其实并不多,凡夫俗子有凡夫俗子的执行合一,恶人有恶人们的执行合一,圣人有圣人们的执行合一,虽然他都是执行合一但是境界和维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到儿,我们也就明白了让你一直以来,不断失败,不断半途而废,不断违背自己计划和誓言的最底层逻辑的真相,其实和自律,自控能力,意志力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只有先想明白了,才能对症下药,找出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我们去看那些还在自律里头挣扎的人,我告诉你最后,大概率都会失败。记住自律不会带给你真正的优秀和成功,而那些真正成功的,坚持不断自我提升的,可以成功的做到戒烟戒酒坚持学习坚持每天健身早睡早起健康生活的那些人他们无一例外,全部都做到了专注,专注到了更高级的欲望上面。

另外,吸引力法则,听过吧,当你克服困难,长期的坚持一件事,专注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会形成自己的强频率,要么不断的吸收更多的同频率,要么同化弱频率。简而言之,你想要干一件事,你必须的要长期把自己的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上面,这样你才会形成让你在件事上坚持下去做成功的能量,各种其他的习惯到最后,都会被你转化了,同频了,被你的能量吃了,滋养和增强了你坚持下去的动力。

吸引力法则,之所以你会一次次的失去注意力,被习惯带走,因为你的欲望还不够强烈,你对它还不够专注,你觉得这东西其实还没有那么重要,你还不是拥有自由意志,拥有信念的自由的人,你还是活在习惯里的提线木偶,仅此而已。说白了,根本的原因还是你内在的维度太低,活在大脑的思维的局限里。还是受大脑控制的肉人,但是如果你开始提炼你的专注力,以后你的定力自然也会出来了,到时候你“以性施行”,比那些靠意志力,自控力的理性思维在那强行的“以形制性”的挣扎的人们儿,轻松自在太多了,也容易太多了。

到时候,一切都是你的自性而为,在你的觉知之下而为之。比如说抽烟,你想抽,你觉得你可以承受抽烟所带来的后果,那么你就会坦然的抽。如果你觉得你无法承受吸烟所带来的后果,那么你就会自然而然的不抽,也不会有任何的痛苦和挣扎。

解决所谓的不够自律,没有自控能力,意志力不坚定的,釜底抽薪的方法,依然是跳出你头脑的控制,拎起觉知觉悟,把大脑当成最好用的工具,你给它重新的编程,识别和重塑你的潜意识。你站在更高的维度去俯视观察不能自律,不能戒酒,戒烟,每天熬夜打游戏的自己。

为何要在更高的视角俯视自他呢?为了把自己和他剥离开,你一旦不再认同不自律的肉人这个你自己了,你也就做到跳出来看了,你也就开始真正的通透和觉醒了,你提升到了更高的维度,到时候你的欲望自然更多的都是更高级的欲望,而他们会自然的克除掉那些阻碍高级欲望去实现的低级欲望。

就像我开头说的,自性格本我,何须自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