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儿的人就是扛造,孩子刚出生头十天就是吃这种面包果弄的糊糊,十天之后开始吃肉,这得多好的消化系统才能完成这么伟大的工程呢。
王玮原来就爱吃肉,没忌口的,那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认识不少敢吃敢喝的大哥,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只要是吃着不犯法的,那基本都尝过。在这儿可长见识了,第一顿就是牛肉,牛是山上特产的雪牤牛,野生的,有的被驯养之后也可以作为运输和交通的工具。但据我的父亲说,驯养后的牛不好吃,少了那骨子血性,吃到嘴里没啥子嚼劲,那您来这野生的我没意见,不过您考虑考虑我这岁数啊,我这牙口啊,我这肠胃啊,不能因为野生的气血充足就把一大块煮的半生不熟的肉往我嘴里怼啊,第一次吃肉就差点噎死的经历让王玮重新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新的认识。
后面吃的就更野了,王玮的这个父亲大人为了能让他的第一个儿子长的更加的强壮,最少要超过自己,拼命的给他怼进了无数的肉食,迎风雕的翅膀,遁地豹的大腿,红瞳铁熊的心脏,钢爪雪猿的脑浆,非说猴子的脑子聪明,多吃能长智商,您别闹了行吗?
还真别说,有种东西王玮吃过之后还真有点上瘾,就是这雪魔山特有的卧雪鸡,为啥叫卧雪呢,因为它常年躲在雪下,不好寻找,有经验的猎人才能通过雪层的细微变化发现它的踪迹,因为常年在雪下,所以这种鸡浑身的油脂很厚,大火煮炖之后肉质鲜美,浓香扑鼻,入口即化,这是王玮唯一喜欢吃的一样食物,但这东西不好捕获,而且对于部落战士来说,体积太小,都不够塞牙缝的,要不是因为部落里有不少的娃娃需要吃这种营养丰富,方便消化的食物长身体,他们才不会劳心费力的去找卧雪鸡呢。
当王的儿子这点优势还是有的,王玮基本上每天都会分到一只卧雪鸡,他对这个味道是相当的满意,不过听说过了部落的成人礼,就需要自己去捕猎,卧雪鸡的配额就会分给其他的孩子。不管了,今朝有鸡今朝醉吧,每当想到这句话,在王玮单纯的小脸上就会露出一个成熟的耐人寻味的笑容。
还得说说王玮自己,随着一天天的长大,王玮发现自己有了一种特殊的能力,他能够听得懂动物的语言,甚至可以和动物做简单的沟通。这就厉害了,原来干配音那动画片录的多了去了,鬣狗,狮子,挑挑虎,熊老二。。。不过那都是给动物配音,让动物能说人话。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有一天能和自己家的那只黑毛猎犬一起探讨邻家的那只白色狮子狗的父亲到底是狮子还是狗。
这就厉害了,部落里的动物没事就到他家溜达溜达,今天隔壁的公鸡发现自己麾下的母鸡出轨,非要带过来让他把想办法把它炖了。明天部落里最强壮的那头牛王过来说看上了一头漂亮的小母牛,几次沟通未果的情况下,希望他能给说和说合。后天父亲大人的那头虎眼鹞子飞过来说跟雪山顶上的那窝金雕干了几次架都没打赢,心情郁闷,有抑郁的前兆,让他给开导开导。
这个忙啊,一个刚能下地的娃娃,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各种动物,牲畜过来聊天,还都不空手,瓜果梨桃,野兔野羊,每天都能收到好几样。这让王玮的幼小心里有了那么一丝丝的成就感和被认同感,要知道在王玮当年的那个社会,这一点点的成就感和认同感需要做成多少事,需要奋斗多少年,需要受过多少的委屈,需要喝下多少其实并不想喝的酒才能达成呢?
担心的是王玮的父亲和母亲,你想想,每天见到自己刚会走的儿子身边趴着好几头牛,两三只狗,左肩膀站着只鸡,右肩膀立着只鸟,这几个货没事还凑近了身子用各种声音低声嚎叫两声,然后儿子点点头,用一种他们完全听不懂的声音回应几声,这画面要多刺激有多刺激啊,找长老看过好多次,那个岁数最大的长老笑而不答,只是说这孩子有出息,以后部落的希望就在他的身上了。
别说这不疼不痒的片汤儿话,王玮完全明白,不就是下针的时候捅错了呗,自己给自己台阶下呢,什么有出息,什么希望,别拿来骗孩子了,王玮到现在还记得,当年小学出去春游,排队在街上走,一群现在叫盲流的二流子大声的喊着:“看啊,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待业青年!”多现实,有没有出息现在能看出来,你不拼命你能看到希望,哎。。。。。说什么好呢,你们真是太单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