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9章 就地取材帮渔民(2 / 2)

码头上有外邦的商船靠岸。

“夫人,能行么?咱不懂外邦的话,那译者虽是咱延国人,可是心黑不地道。”马车上老村长有些担忧的说到。

前几天牧莹宝一听今个外邦船上岸,说过来摆摊儿时,他就开始担心了。

马车是老村长带来的没有车棚的那种平板的,陶清源不用当车夫,跟辉哥也坐在马车上。

一听老村长这话,辉哥也有点担心的看向母亲。

他知道母亲懂外邦的语言,也会说,而且这几年也一直在教他。

不过,不用母亲告诉他自己也在一些书中了解到一些,外邦——-古代诸侯国称本国以外的邦国。那是一个对外国的统称,也就是说,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语言。

母亲说过,她就会其中的一种,却不知道今个上岸的,是不是母亲懂的那种。

“没关系,价格压的太低,咱不点头不就完了么。货是咱的,在咱手上,在咱的地盘上他们再嚣张也不敢强买吧。”牧莹宝很是不在意的说到。

她倒不是很担心,据她这几天的了解,在此处的外邦商人都是高鼻梁、蓝眼睛黄头发的特征,八九不离十应该是自己认为的那国人。

到了码头之后,牧莹宝才发现,已经有好几个村民提早来占摊位了,应该是天不亮的时候就来了。

看见牧莹宝他们的马车立马迎过来,帮着把东西小心的卸下,按照牧莹宝的指点摆放在摊子上。

摊子后面摆了几把椅子,是给牧莹宝几个人坐的。

牧莹宝猜想,先来的这些村民恐怕也没吃早饭,就去了对面一家包子铺。

“夫人,要几个?”卖包子的老板热情的问。

“你一笼屉有多少?”牧莹宝问。

啊?大主顾啊!老板立马告诉一笼屉大概二十五六个。

“那就来三笼吧,麻烦送对面那个摊子去,你家还有馄饨是吧,给每人烧一碗。”牧莹宝回头点了下人数,说到。

“好嘞,包子先送过去,馄饨稍等片刻就好的。”老板开心的应着。

今个日子虽然有些特殊,但是很多赶早来摆摊的,都不舍得买吃的,大多数都是自家带点饼子来的垫垫肚子就好的。

没想到,今个竟然遇到这么个大主顾,也不知道这是哪家的东家啊,这么大方。

牧莹宝付了钱,就回到摊位后坐了。

老村长他们刚刚看着她去买包子的铺子,以为她是吃早餐去了。

他们的确是带了早饭来,一人两个杂粮饼子。还给牧莹宝三人做了白面的馒头和几个煮鸡蛋,这不还没来得及拿出来么。

见她付了钱,却空手回来,大家都以为是包子还没熟呢。

“叔,我就说做什么馒头啊,咱就请他们吃包子呗,三人吃的咱也不是拿不出来。”海贝的父亲低声的对老村长说到。

老村长也后悔了,也觉得自己想的不够周到,太小气了。

人家可是帮着他们想办法赚银子呢,怎么连包子都舍不得请人家吃呢。

刚才也是反应太慢,不然跟过去抢着付了钱也好啊!

老村长正自责呢,就见面前海贝的父亲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

“怎么了?”老村长边问,边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也楞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