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各显神通(1 / 2)

讲台上,老班在讲着“摸底考试主要是要考察一下同学们的学习基础怎么样,找出你们学习上的弱项,看看你们的偏科情况严不严重,同学们的基础都挺好,成绩就不公布了,主要有几个同学侧重讲一下,李健同学,数理化成绩在全年级都数一数二,甚至有些知识点是高中才学的,你们以前肯定在初中是没接触过的,这三门功课都是满分,不得不说你是数理天才,以后继续努力,高中的数理化跟初中比是高了好几个层次,千万不能骄傲”看着李健同学脸上止不住的笑意,老班话锋一转,“现在要严重批评你,偏科严重,数理化满分,但是语文中下等,最可气的是英语,不及格,我不知道你初中跟英语老师是有什么仇,但高中你要还是这样的话,你的前途就完了,我告诉你!不管你以后学文科理科,但中国现在的高考制度就是不分文理,语数英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你理科学得再好,三门基础学科,语文英语成绩太差,把你理科的分拉下来了,你就死定了知不知道?以后一定要把心思多花点在语文和英语上,成绩要共同提高,你看人瘸了一条腿,能跑的快吗?”

“总分成绩最高的同学是居媛,各项成绩都是拔尖的,总分成绩名列年级前三,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厉阳看着前面的马尾辫,迎着全班同学投来羡慕,鼓励的眼神,有点害羞地低下了头。厉阳看着马尾辫雪白的脖颈,心潮澎湃,“高处不胜寒的白天鹅么,有意思!”

“接下来说厉阳同学,他的各科成绩都一般,中等水平,唯独语文,150分的试卷,考了137分,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不该偏袒哪一个,但作为你们的语文任课老师,我毫不掩饰对他的喜爱!厉阳同学阅读理解能力很强,古诗词方面的基本功特别扎实,作文呢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洋洋洒洒八百字的作文一气呵成一点涂改的痕迹都没有,总分六十的作文,我忍不住给了他58分,其他班的语文老师看了他的作文也都一致同意我的看法,现在请厉阳同学给大家讲讲他的学习经验,帮助大家一起把语文成绩提高,大家掌声鼓励一下”

迎着全班同学的目光,厉阳挠了挠头,缓缓站起来,尽力压制激动的心情,语气平缓地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啦,就是喜欢看课外书而已,从小家里穷,买不起电视,又不愿去别人家看电视,受不了人家嫌弃的眼光,所以在做完作业以后就把书当成自己的朋友,班上图书角的连环画和童话书都看完了,我就会去学校图书馆借书看,四大名著和中国古代诗词小学的时候就用心地看过一遍,后来长大一点有了零花钱和压岁钱,就会去买书看,或者去新华书店蹭书看。不管什么书籍杂志,小说,只要不是课本上的书,我都特别愿意看,而且我还有个习惯,看完一本书,我会写点读后感,看到书上有些好的词句,诗词或者一段话,我会另外拿个笔记本摘抄下来,经常翻看,积少成多,语文知识自然就提高了。我说完了,谢谢大家!”

“厉阳同学的学习经验固然有可借鉴的地方,但是你们现在高中了学业比较重,还是尽量都把心思放在学业上,不要去看那些与学习无关的书!大家都相互了解一下,我们下星期进行班干部民主选举,下课!”

为了竞选班干部,有些人就开始各显神通了,比如一个外表与同龄人严重不符的同学,叫尚敬,看上去相当成熟,看上去怎么也得有二十多岁,平时为人沉稳,接人待物都温文尔雅冰冰彬彬有礼,本来刚开学大家对他都有点敬而远之的看法,他也有礼貌地和大家保持距离,自从老班宣布民主选举班干部后,这老兄就开始有点热情过度了,对每个同学都嘘寒问暖,特别是班上几个内向孤僻从不与人说话的同学,天天吃饭下课后都和他们走在一起,偶尔还会请他们喝个一毛钱的冰袋。

上课时老师走进教室门还没到讲台呢,尚敬就把倒好开水的茶杯放到讲台上了,换来的就是老师微笑地点头致谢。当然,这种待遇仅限于班主任尧老师。

一个来自农村的厚道同学,叫王财,从一开始就表明了他的态度,“我就想当劳动委员,我从小学开始就是班上的劳动委员,我是农村人,从小就习惯了干农活,我体力好,我愿意帮同学们分担一些班级劳动”于是这个后来被全班同学叫做“旺财”的同学就开始了他后来高中三年都言行一致的行为,整整三年,旺财同学每天都最早来到班上打开教室门,把黑板擦干净,讲台上的教具收拾整齐,垃圾篓倒干净,教室前前后后都洒一遍水。每天放学后都陪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有时候当天的值日生家里有事需要提早回家的,跟旺财说一声,旺财兄就会大手一挥,“嗯,没事,你先走吧,你的卫生我来帮你搞定!”,

高中三年,只要有同学感冒发烧请假休息的,旺财兄都会安排好病号的打饭和宿舍卫生。每年学校组织的学雷锋活动,打扫学校卫生,或者去敬老院和县城清理街道,旺财兄每次都是首当其冲,一马当先,干最脏最累的活,真正起到了带头模范的作用!

旺财高中三年是靠着他一腔热血和真心实意地待人接物赢得了全班同学的尊重,他真的处下来全班的同学,多年以后,旺财兄结婚,虽然他家还是住在比较远离县城中心的偏远乡村,但他确是他们班唯一一个全班同学都参加婚礼的人。高中毕业后,全班将近七十个人因为上大学或者工作或者各种原因,散居在全国各地,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大家不约而同地在旺财结婚的那天纷纷拖家带口地赶回了家乡,去农村参加旺财的婚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