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主们开始头疼:基础税赋是200亩,基础税率十五税一是6.66%。每户每增加100亩,税率增加为价税1%;一千亩地就增加到了16.66%;朝廷制定的税负上限是:地多税多--1万亩地以上收税50%;10万亩地以上收税60%;100万亩地以上收税70%。本来,一亩地一年就能收个2、3石粮食,70%缴了田税,几十斤粮食够干什么的?就连佃户都雇不到了。
孔彦缙、孔彦绅又来了,反正100万亩的土地都到了大明皇家百信济南农厂的手里,永乐皇帝在那摆着呐,罢了、罢了,民不与官斗,孔家要求土地入股大明皇家百信农厂。
刘玉盈带领孔彦缙、孔彦绅参观了济南农厂的谷神麦冬小麦的种植基地,10月底了,郁郁葱葱的冬小麦茁壮成长。
刘玉盈说道:“冬小麦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孕穗期(挑旗)、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我们的冬小麦播种、出苗都是在我们农厂的育苗室里进行的,现在地里的麦苗正处于分蘖期,看他们的叶片,分蘖势头有多好。
孔彦绅问道:“刘经理,你们的谷神麦真的能达到15十五石的产量吗?”
刘玉盈笑了笑,说道:“我们的冬小麦是十五石的亩产,但是,我们夏季的隆平水稻可是三十石的亩产,一年每亩地合计产粮四十五石。”
孔彦缙、孔彦绅目瞪口呆,心想:豁出去了,先签上一年的合同,入股大明皇家百信农厂。刘玉盈又领着他们参观了300亩地的蔬菜大棚,食用菌种植场、吃着大麦芽、巨菌草青储饲料的养殖厂,看了牛、羊、猪、鸡、鸭、兔等等,拖拉机组装厂、轧钢厂、机械加工厂、造纸厂、水泥厂、预制板厂、玻璃厂、酿酒厂等等。
刘玉盈指着一片绿油油的小油菜,说道:“这是上海青,一年可以种八季,收获8000多斤,每斤10文,一亩地一年收益80两银子。”
孔彦缙、孔彦绅眼花缭乱、头晕脑胀。100万亩耕地在他们的心里就是泼天的财富了。可在人家的眼里就是个渣--100万亩土地,就值个5、6百万死亡银子,可是人家一个拖拉机出来不值个几百上千两银子?
最后,死乞白赖给范之理、计之然求爷爷、告奶奶答应了:看见以100万亩土地入股大明皇家百信济南公司,土地作价500万两银子,折合大明皇家百信济南公司股份50股,占比1%。
与此同时,沈九、沈之毅、沈子琪在北京、济南、上海疯狂地收购鸡蛋、鸭蛋,孵化鸡苗、鸭苗,通过京师、河南、山东的农业合作社、农会,与农户开展合作养殖,大明皇家百信农厂出鸡苗、鸭苗、饲料(粮食、大麦芽、巨菌草),农户负责饲养,收益(鸡蛋、鸭蛋、鸡肉、鸭肉)农户与农厂五五分成--为了防止蝗灾,孟歆一干人等也是拼了。三地一共300多万农户,领养鸡鸭空前地积极踊跃,不但是鸡、鸭的领养,牛、羊、鹅、兔的领养也是意外爆棚。并且,冬小麦、大麦芽、巨菌草的种植的推广更是如火如荼。
朱棣也是非常高兴,摊丁入亩没有了丁税,但是士农工商一体纳税,田税多了三成多的纳税土地,又多了一大笔商税--以前文官们都说不与民争利,很少收商税,其实,那是因为这些商业都掌握在士绅手里,就是文官们自己的产业。朝廷的户部夏原吉是大大地发财了。而且,济南府还在重新丈量耕地,从洪武到永乐,这十几年开荒出来的土地不是个小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