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歆感觉也对,说道:“也好、也好,沈之毅比我聪明。”
百灵笑了,说道:“什么呀!这些都是我们几个集思广益的成果。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
孟歆、百灵回到小院,来到二进院,东西六间厢房全都挂着实验室、培养室的牌子,正房三间是客厅、书房、卧室--看来是归了百灵。孟歆乐了--这是百灵、鲁世奇、沈之毅的三分天下了。
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端着百灵沏得西湖龙井,孟歆说道:“说说吧,百灵,你们干了什么大事?我还蒙在鼓里。”
百灵傲娇第三代:“最大的一件事就是成立了农会--农民委员会。”
孟歆大惊失色:什么呀?你们不是要搞红色政权吧?连忙问道:“什么农会?”
百灵不慌不忙,说道:“计之然总经理奉命养鸡养鸭,备战备荒--也备蝗灾。沈之毅提议--深耕土壤过冬可以降低蝗灾的爆发程度,咱们就合计--怎么全面启动深耕行动。关轩带着计总、沈总去了一趟男北蔡村调查,发现38%的耕地在地主手里,48%的土地是农民的自耕田,14%的土地是官田。
咱们大家伙一合计,然后,计总、沈总拿着皇太孙朱瞻基的帖子,请济南府知府、同知、通判一干人等在我们大明皇家百信酒店吃了一顿鲁菜大餐,山东的酒桌文化内容丰富、作风彪悍,喝潮了的知府答应了我们以大明皇家百信济南农厂的身份租种官田--包括社学名下的官田。然后,我们找了官田的佃户,洽谈合作租用官田,用来种植冬小麦--他们原来冬天也不种地,没有冬小麦的种植技术。所以,一拍即合。我们和官府签订了租地合同--改变原来的按收成比例缴租的形式,固定租金--200斤小麦,这是他们每年粮食亩产的60%,大家皆大欢喜。我们对农民承诺:缴租的粮食由我们负责,我们负责播种和技术指导,农民按照我们的技术规范来进行田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冬小麦的收成扣除缴租部分我们与农民--五五分成。第二步,动员自耕农的加入冬小麦种植行动,顺理成章,农民们积极踊跃。第三步,发动地主的佃户参加冬小麦种植行动。为了计划顺利开展,我们组织佃户成立了农会,由农会以集体出面,承租地主的土地,也是定阻为200斤小麦。现在,已经完成了洼里村、西张营村等9个村庄的签约和播种。现在,找我们的佃户、自耕农络绎不绝,甚至有一些小地主主动将自家的土地租给我们。就是曲阜的孔家难办,人家对我们是代答不理的。”
“先不说曲阜孔家,现在对我们代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你们是怎么想起来用农会来组织农民?”孟歆兴致盎然。
百灵不屑道:“我们没有学习过中国历史呀?我们还专门看了《毛选》五卷合订的电子本。反正,大家伙晚上的时间足够。就是关轩一帮农场子弟学校出来的学生--他们非常着急,就想着马上能够在山东推广我们和佃户、自耕农的合租模式,每天都往乡村下面跑去做工作。计总、沈总也是疲于奔命,你就帮帮他们,也是为了完成你下达的任务么!”
孟歆感慨万千啊:“多好的学生啊!李师师的教育功不可没。没有办法,尽量吧--尽人事,听天命吧”
“好吧!就用今天晚上我预定的培训课,让岳云飞关轩他们配合组织学员和新兵,关轩他们讲一下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培训一下我们的军校学员和新招的山东兵,我和刘荣老爷子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在山东多驻扎几天,或者是半天训练,半天下乡。”孟歆宽慰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