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管中窥豹
朱瞻基看着孟歆,许久没有说话,眼神中却是清澈。胖乎乎的大手里按住孟歆的肩膀沉声地说道:“谢谢。你能直言不讳。”
孟歆看着朱瞻基,这位大明的宣宗皇帝--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实行休养生息,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励精图治,知人善任,使得社会经济空前的发展,史称”仁宣之治”。心中坦然--自己无非就是帮个忙,给这个大明的聪明人敲一敲边鼓。
“太祖因循旧制分封了诸王。建文削藩,惹了一身的麻烦。现在只怕是咱们的万岁爷也在头疼吧?”孟歆看着朱瞻基说道--大明朝到了崇祯手里的时候,诸侯王可是尾大不掉,占据了大明土地财政的两层还多。
朱瞻基轻描淡写地说道:“不是还有推恩令那吗?除了勋贵(包括诸侯王、公侯伯子男等爵爷),你怎么看世家大族?”
孟歆暗暗地赞叹--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果然是一脉相承的--朱瞻基是绝顶的聪明。
孟歆也不顾忌张辅(英国公)、陈懋(宁阳侯)两位老爷子了,说道:“殿下可知道汉武帝颁布的诏令--《迁茂陵令》?”
朱瞻基说道:“略有耳闻。你详细地说说。”
“汉初的文景之治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这块大蛋糕早已被新兴的权贵集团切分了。所以汉武帝初年,国库能调动的财力仍十分有限。原因是:汉朝的权贵利益集团,聚敛了绝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霸占了国家大部分利益。而社会贫富分化更是触目惊心:一面是权贵豪门奢华无度;另一面则是”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代大儒董仲舒也曾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权贵奢靡、奸商暴富,市场混乱、国弱民贫,这就使外表华丽富裕的汉王朝,在匈奴的烈马强弓面前不堪一击,只能用公主和亲的软性外交苟且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