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倒是宏图远大,孟歆却是叫苦连连--由现在的大明年产钢10几万斤,要提高到年产钢至少50万斤以上--还有事优质钢--这还不包括农业、工业用钢--不作弊都不行。
杨士奇想了想,说道:“陛下,这士兵可以苦练。可这军官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训练出来的。尤其是--陛下的《步兵操典》要求甚严的啊!”
朱棣说道:“这《步兵操典》不是朕的。是那个臭小子。问他。”
杨士奇、张玉、朱能、郑和都看着孟歆。
孟歆心想:死了张屠户,还不吃猪肉了?有解放军大把的建军经验可以学习、借鉴。豁出去了,说道:“军校和教导队两条腿走路--军校负责理论、书面教学;教导队负责实际操演训练--战术训练。先搭起一个师的架子,成立一个教导团,我们训练这个教导团,其他的两个团--跟着学习。比如:早晨,一起训练体能--负重40斤,长跑10里--20里--逐渐增加。上午,第一节课,先进行教导团的900军官--大约半个时辰--就是50分钟--的兵法学习。休息片刻--10分钟后,第二节课,再用50分钟--教导团的军官对其他两个团的军官进行--兵法教学的复述教学。第三节课,对教导团的军官进行战例教学--历史上和大明军队的典型战役分析、总结。第四节课,教导团的军官对其他两个团的军官进行--战例教学的复述教学。下午,进行战术训练--炮击瞄准、投弹、射击、拼刺、格斗、工事(筑垒)等等。晚上,进行兵棋推演、文化、思想教育。兵棋推演,进行模拟战役演练。文化课,要求认识3000个汉字,能够读得懂《三十六计》等简单的兵书。思想教育课,进行保家卫国、忠于大明、忠于军队、忠于家乡父母的教育、灌输。亥时,休息。这是初级军校。兵法、战术动作训练并重。中级军校就要加强兵法、战例、兵棋推演等理论学习。高级军校主要培养战略战术。”
孟歆说完坐下。
大家伙都略有所悟。
朱棣说道:“教导团的一带二方式--太慢。干脆,一带八。一个教导团,七个学习团。组成三个师、一个军。今年,就完成一个军的组建。大不了,最后淘汰一、二个团。杨士奇、张玉、朱能马上命令各个卫所选送2000精兵强将,还有太子、太孙、孟小子也要参与,马上组建军校、教导团、训练军。明天就办。尤其是孟小子--武器装备不能拉下。和户部尚书夏元吉、工部尚书杨荣商量。都拟个条陈,交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