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新大明-第十八章 初战告捷(八)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科幻小说>再创新大明> 第十八章 初战告捷(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初战告捷(八)(1 / 2)

第十八章初战告捷(八)

孟歆笑嘻嘻地说道:“抱歉、抱歉。小子谬论。”

朱棣目光威严,长髯微微发颤,质问道:“我大明百姓尚有饿殍。哪里来的多余粮食卖给蛮夷?更何况是铁器?”

孟歆是死猪不怕开水烫,说道:“我们不是没有种谷神麦、马铃薯吗?如果皇上下决心大面积推广。三到五年,大明就不会缺少粮食。另外,我们不是--卖。让他们--偷偷地收买内地商人--尤其是晋商八大家--偷到种子。试种以后,必然大面积推广。谷神麦是会退化的--产量会逐年递减。这时候,我们出高价换他们的牛羊,水到渠成。只要他们习惯了--农耕、定居。再给他们大明子民的身份,吸引他们定居在黄河中上游的汉民当中,推广汉语教育,允许他们的子弟科举。彻彻底底地融合在华夏大家庭里--势在必行。至于说铁锅,用生铁铸造而已,生铁做不了刀枪--没有兵器不就可以吗。”孟歆对gcd的民族理论得心应手、胡吹海雷。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郑和都若有所思。

郑和还是见多识广,问道:“大明的炼钢技术不会外泄--传到鞑靼、瓦剌、女真那里?”

孟歆说道:“大明一年产生铁1800多万斤,炼钢才100多万斤。研究炼钢何其难也。人类的进步几十万年,从制造、使用石器进步到冶炼、制造、使用青铜器--就是夏商周、五帝时代,我们炎黄子孙开始了推广农耕。秦始皇的时候,开始冶炼、制造、使用铁器,农业文明才在中华大地上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人口由几百万,发展到几千万,到了大明如今--人口有接近2万万。铁器到炼钢得进步--是何其的艰难。即便是最简单的平炉炼钢--要焦炭、要耐火砖、要吹氧等等、等等。我们炎黄子孙,1600多年的发展,现在一年1800多万斤的生铁,才能炼钢100多万斤。”

“你怎么知道的人口数量和钢铁产量?”朱瞻基有一点摸不着头脑。

“太祖即位后采取轻徭薄赋,恢复社会生产,确立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户籍登记簿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建立数学模型,运用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数据进行推算--人口数据就有了。钢铁的数据--同样道理--用户部每年的赋税数据推算。”孟歆是硬着头皮、哄死人不偿命--不过,现代研究的明朝初期经济就是如此。

“我们能不能多炼一些精钢?”朱棣满心期待啊。质量上乘的刀枪,那就是--战斗力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