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渐渐圆,春节也过半,就到了年轻的姑娘小伙最盼着的元宵节了,元宵节到处都办着灯会,可以在村里看,还能到城里去看,元宵这天,城里的城门也会推迟到亥时才关闭,为了大家尽情庆祝。
至于为什么姑娘小伙最盼着,那自然是这一天,天渐暖,舞龙灯是小伙儿们博取姑娘们注视的最好机会,也是姑娘们挑选自己中意的小伙的好时机。上元佳节,新年的第一轮圆月,总是见证着许多的美好。
每年的灯,自然是常林家做得最好看,巧手的父子俩总会给常婉做一个最好看的灯笼,拿着出去串村,才是最有意思。常婉也会分一个给姚菁,当然姚菁每年都是回报一叠造型别致又美味的元宵。
今年常林做的是桂树灯笼和玉兔灯笼,桂树灯笼是添了绿叶做顶的,还在桂树下镂出了一个精巧的小兔子,点着的灯还散着淡淡的桂花香。玉兔灯笼也很精巧,造型别致,兔耳朵旁边还镂了几块月饼的形状,黄黄的灯光一照,玉兔身上的绒毛也朦朦胧胧竟像是真的。这两个灯笼正巧是一对儿,常婉和姚菁看了喜欢得不得了。
今年姚菁做的也正巧是玉兔造型的元宵,十分喜爱做点心的姚菁,自是不怕麻烦,依旧用各色菜汁染了,兔子也是各色的,十分可爱。知道常婉爱吃甜,常林不爱,还特意准备的两种口味。
元宵这天傍晚,大家不吃晚饭只是吃过元宵就要拿着自己的灯出门串村,或者直接到城里去看灯会。去城里看灯会还能吃城里的各色小吃,所以腿脚好的年轻人们都喜欢直接到城里去。
所以吃过姚菁带来的元宵,常林直夸:“姚小妹的手艺真的是一年好过一年,婉婉你可要稳住你的这个朋友,才能保住我的口福啊哈哈哈……”一行人边说笑就边出了门。姚菁还带着自己的弟弟姚骏。
还是姚骏提起:“我们叫冯垣哥一起吧,我们有两位姐姐,可得有两位哥哥保护才行,我是小孩儿,我只负责看热闹。”听他这样说,常林倒是呵呵笑着道好主意,只姚菁听了,转了眼瞪了自己弟弟一眼,不用说,肯定是被冯垣的零嘴儿收买了。
上次叫姚骏传了话,再加上那天从竹林回去,被弟弟看见了自己的样子,好说歹说,姚骏拿告诉爹娘威胁她,她只得说出了自己去见的人是冯垣。谁知道姚骏一听乐得跳老高,连声说冯垣哥好,手艺高,做啥都在行。做的菜更是一绝,只差下次让姚菁带上自己去碰面了。所以今天出门,也要想办法约上自己认可的冯垣哥。
四人为了脚程快,专门雇了里正家的马车,赶着就去冯垣家带上了冯垣。偏常婉是个调皮的,冯垣一上车,常婉就直接挪去了挨着自己哥哥,把姚菁旁边的位置让了出来。姚骏是个机灵鬼儿,拉着冯垣就坐在了自己姐姐旁边,姚菁的脸就热了起来,只拿眼神瞪他俩。常林一看这情形,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呵呵一乐,继续赶着马车。
马车却比牛车快了许多,一行人把马车停在了城门外的驿站。走着进了城,从城南的市集,一直到城中的酒楼一条街,全都装点得灯火辉煌,各式的灯笼在屋檐下装点得朦胧醉人,入了城人就多了起来,姚骏拉住了自己姐姐的手,却不察自己姐姐的另一只手正被他冯垣哥拉着,姚菁也本想挣脱开,奈何人多,为了安全也只好算了,姚骏的另一只手上拿着姚菁的玉兔灯笼。男孩子都是没有灯笼的,要是在路上被那家的姑娘看上了,那就会有灯笼了。
一行人缓缓在街上走着,入眼的一切都那么喜庆,逛了一小会儿,姚骏就不拉着自己姐姐了,这个摊看一看,那个摊摸一摸,各式的小玩意儿,每个都那么吸引他。走到小吃摊前,常林做东,请了大家吃宵夜,小吃摊上东西很全,常林吃了一碗葱油拌面,焦香的葱油,拌着热腾腾的面,香滑爽口。常婉爱吃甜,喝了一碗甜酒卧蛋,香甜可口,热热的甜酒下肚,常婉的俏脸也红了起来,那凤眼的妩媚,让眼眸也染上了些水雾。
姚骏年纪小贪吃,吃的肉串儿,一串一串,吃得嘴角都流油了。姚菁喜欢点心,要了一碟子漂亮的糕,就了茶在慢慢吃。冯垣吃了一碗饺子,饺子很平常,但是这夜里,配了辣辣的红油,吃起来暖烘烘的。
姚菁吃得够了,又递了一块儿给常婉,常婉一品就说:“菁妹妹,你做的可比这好吃,我虽喜欢吃甜,但是每次还是你的糖拿捏得最恰当,太多就腻,太少就不够。反正最最合我的心意。”一旁吃过姚菁做的点心的三人都是频频点头,非常认可。常婉偏偏抓住了冯垣不放:“哎,冯兄弟你什么时候吃过菁妹妹做的点心了?”这就把冯垣给问住了。
呆了一瞬,冯垣咽下嘴里的饺子道:“嗯,虽然我暂时还没尝过,但是想来菁妹妹人美手巧,做的点心也一定美味非常。”姚菁听了心里虽是一喜,面上却拿眼睛瞪冯垣,这当着大家伙,说话不过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