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历史军事>大明次子> 第四百四十章 一个黑皮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章 一个黑皮箱(2 / 2)

别人喊不行,但是朱榔喊一声,朱桢,朱榑,朱梓,那可是不敢有一点的造次,立即快速的游上了岸,朱标立即鼓掌喊道:“你们这群皮猴子,有本事不上来呀,有本事不听你们二哥的话呀?”

“嘻嘻...!”朱桢,朱榑,朱梓,看着朱标一个嬉笑。

跟着就听到马皇后喊道:“快点给拿衣服,将衣服穿上,别给着凉了...!”

很快一群太监就拿着衣服过来,将朱桢,朱榑,朱梓给裹了起来,接着就去帐篷换衣服了,等衣服换好,三个人又大模大样的走了出来吃起了鱼,因为鱼好吃,这三个家伙又开始来到朱标的身边让朱标多钓一点鱼。

朱标虽然贵为太子,但是朱标和自己的弟弟们关系真的很好,因为这些弟弟几乎都是朱标一手带大,长兄如父。

朱标是历史上少有的权力极大的皇子,朱元璋真的是能给的都给能铺的路都铺了,他在文臣武将里威望都高,老一辈那几个也都认他,新生的也服他;兄弟里也都服这个大哥,朱标还冒死保过这几个弟弟,而且他心仁,所以弟弟们对他的爱戴是发自肺腑的。

“知道了,知道了...大哥不是一直在钓,你们呀...!”朱标无语了起来,只能又拿起一个钓竿,他准备一个人钓两个杆子,为了自己弟弟们吃鱼,朱标也是拼了。

不过,这次让朱榔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钓居然钓上来一个奇怪的东西。

大概是傍晚时分,孩子们正在树林中疯玩,女眷们陪着马皇后也在树林中走动,朱标依旧是坐在自己的钓竿前面,一边看着湖面的风景,一边钓鱼。

忽然朱标眼前的钓竿一沉,朱标心中一喜,这是中鱼了呀,朱标二话不说,立即钓竿给扯了起来。

“啊...!”朱标大喝一声,这次的钓竿感觉更沉,朱标用尽了力气,但是却拉不动下面的东西,这使得朱标大声的喊了起来:“榔弟,快点来帮我呀...快点来帮我呀...!”

“怎么了,怎么了?”朱榔从帐篷中跑了出来,看着朱标拼命的拉着钓竿的样子,朱榔也是连忙走了过去,直接将朱标给抱住喊道:“大哥...什么情况呀。”

“好大的鱼,我拉不上来。”朱标大声的喊道。

“那就放了吧,拉不上来就不拉了。”朱榔抱住朱标道。

“不放...死都不放....!”朱标很倔,可能爱钓鱼的人都这么倔,有大货上了自己的钓竿,他们怎么可能会放,一声尖叫,朱标再次用力,只见湖底冒出了咕噜噜的气泡,此时的朱标明显感觉到手上一送,跟着一个皮箱给朱标给拉了上来。

待朱榔看到了皮鞋之后,全身一个震惊,因为和这个皮箱完全就是现代的那种密码箱呀...这,这...朱榔有些惊骇了起来,不过,这个时候朱榔却听到了朱标的声音:“什么玩意,为什么不鱼,都快将我给累死了,这到底钓上来个什么东西?”

朱标跟着就将皮箱给拉了上来,伸手将皮箱给拿到了手中,不过,这东西朱标没有见过,完全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

“哎呦,还有点沉,榔弟,你知道这是个什么包,是不是外面的...黑黑的,一点都不好看,还方方正正的。”朱标对这个黑色的皮包十分的不爽,因为他以为是一条大鱼,可是谁知道,居然是一个皮包,这玩意钓上来要是被人知道,还不被人笑话。

所以朱标看了看,就准备将皮箱给扔进大湖中,好来一个毁尸灭迹,不过,朱榔却拦住了朱标道:“大哥,这玩意我看着有意思,就给我吧!”

“你要这个干什么,湖里钓上来的,还不知道脏不脏。”朱标想要拒绝。

不过,朱榔却一把将皮箱给拿到手中笑道:“没事的,我会小心的,好了,大哥,你继续的钓鱼吧...这东西我来拿着。”

将皮箱给拿到了手中,朱榔嘿嘿的拍了拍朱标道:“大哥,快钓鱼吧...再不钓,明天我们就走了,你就钓不到了。”

“哦...对,对...这里是大湖很棒的。”朱标立即将注意力再次放在了钓鱼的身上,而朱榔则是带着皮箱走进了自己的帐篷,一路走的时候,朱榔忽然想到了一个词,那就是穿越。

既然自己可以穿越而来,那是不是会有别的人也是穿越而来的。

上一次的史前文明,什么都没有找到,但是这个穿越,朱榔却在不久前想到了一个证据,就是扯淡碑,所谓的扯淡碑,不是乱起的,因为它的碑身上就刻有“扯淡”二字。内容是这样的,碑首上端有一行横字,从左到右是“再不来了”,下面是两个醒目的“扯淡”,正中间写着“泰极仙翁脱骨”,两侧各有两列小字。

小字的内容是“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碑阴,也就是碑的背面,正中竖刻“为善最乐”,两侧各有一幅联语,左刻“有人问我修行法,只在虚灵自然间”,右刻“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鬼神不欺贫”。

看上去该有的文字都有,但其实整个石碑仍扑朔迷离,既无墓主人姓名,也没有立碑时间,碑文的说辞更是藏头露尾,让人摸不着头脑。

当然了,这个事情是明末才会发生的,但是朱榔最近却想了起来,有人解释说扯淡是明代南京妓院中流行的一句行话,后来说开了,就逐渐成为了民间流行的口语,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馀》中即写:“(杭人)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如诟人嘲我曰‘淄牙"……言胡说曰:扯淡。”

不过,这有些牵强了,那还有再不来了这句话,并且古代的语言的传播速度并没有那么快,还是在深山老林中传播,如果是立扯淡碑的那人是穿越而来,那么自己的皮箱会不会也是某位穿越人士留下来的呢?

..................................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