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元璋和自己说过,宁羽就是将来的储君,但是和他对手比起来,宁羽除了朱元璋这个不敢摆在明面上的承诺之外。
宁羽什么都没有!
他不像朱允炆那样,有黄子澄为他奔走,朝堂上有无数的文臣愿意帮助他,甚至很多勋贵,在他们母子的运作下,也甘愿投入门下。
这还不是宁羽最大的威胁,在蓝玉看来,宁羽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北方,燕王朱棣!
从故太子朱标那时候起,蓝玉就一直在提醒朱标,而朱标却很少放在心上,一来是骨肉兄弟,朱标不愿意把自己的兄弟弄成不死不休的仇敌。
二来,就是朱标自身有着极其强大的自信,这份自信不是盲目的,多年来,在朱元璋刻意培植下,朱标无论是在文臣还是在武将,即便是他的兄弟之中,也有着极高的威望。
所有人都觉得朱标就是朱元璋之后的皇帝,没有人有任何迟疑,可是,随着朱标的薨逝,这一切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朱标还没有来得及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朱元璋也没有想到朱标的突然薨逝,所有的一切,都出现的这么突然,以至于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很多人都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宁羽之前,无论是在皇室,还是在朝堂的存在感都几乎为零,有限几个认识他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木讷。
这样一个人,就算是被立为储君,能否顺利登基都是个疑问,即便是他真的顺利登基了,也很难坐稳。
在宁羽登上储君的路上,朱允炆和朱棣都是竞争对手,虽然朱棣的希望十分渺茫,但是他也肯定不会让储君出现的这么顺利。
将来宁羽登上皇位,北方的那位肯定不会安心做一位藩王!
那双方之间就肯定会有一场大战。
宁羽说过,随着自己这些人的主将老去,整个朝堂之上,能和朱棣一较高下的人,很难找到了。
如果到时候,朱棣来个闭门不出,朝廷就算有百万大军,也很难吃掉他,到时候,还真说不好有多少人会割据称王。
而从上次在义乌讨论训练新军开始,蓝玉惊讶地发现,原来宁羽在军事上有这么高的造诣。
别的不说,但是从新兵招募,到操练,再到阵法,甚至武器的设计,这些都让蓝玉这个沙场老将自愧不如。
这不是说蓝玉战力不如宁羽,而是宁羽表现出来的运筹帷幄的能力,已经有朱元璋早年的风范了。
现在,宁羽把孔公鉴和徐膺绪交给自己,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两人明显就是一文一武,而且都有很深的背景,也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
孔公鉴,是现任衍圣公的嫡长子,如果不出意外,他就是下一任衍圣公,有了他的支持,宁羽无论是做储君,还是登基为帝,都是很有力的支持。
而徐膺绪,作为中山王徐达的后人,他们身后可是有一大批人,虽然这些年他们一直很低调,可是哦能小觑他们这支势力呢!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徐家和朱棣之间也存在很深的牵绊,燕王妃和徐妙锦一样,都是徐家的嫡系!
当然,宁羽的选择也非常不错,徐膺绪,他是徐家的庶子,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出现,他这辈子最多也就是这个官职了。
可是,宁羽却愿意相信他,给他机会,这对徐膺绪来说,绝对是最好的机会!
当然,还有一支强有力的势力,那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