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章 开释(2 / 2)

所以说,站在曹孟德的角度上来说,这件事虽有小错,但无大罪,他这样的人在太平世道尚且不能保证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更何况现如今乃是乱世呢?

说到底,先生的儒家仁爱之道在这乱世之中势必会处处受阻,而要结束这乱世,光靠君子德行是远远不够的!

我言尽于此,还请先生细思之!”

李璟说罢,便对陈宫拱了拱手,向门外走去,只不过在替陈宫掩上房门之际,不由得微微地叹了口气。

他这一番话说得已经很直白了,虽然其中也是夹杂了一些诡辩之术,但大部分都还是李璟的肺腑之言,就是不知道陈宫能不能理解他的这一番苦心。

像陈宫这样的人,世上还有不少,或者说这世上多的是为自己的信念虽刀斧加身亦无悔也的人。

远的不说,就拿荀彧来讲,这两人都是认定了一个信念之后就义无反顾地遵循下去,荀彧死忠于汉室,陈宫则是看不惯世间那些阴暗无情的事情。

你要是说他们认死理也不对,他们所奉行的人生信条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为了守护住这一信念,就算是让他们付出自己的性命也是心甘情愿。

所以荀彧在曹操想要称王之时不肯相从,乃至于在面对曹操送来空的食盒之时荀彧选择了最为惨淡的一条路,发了一句“终无汉禄可食”便自尽于家中。

陈宫亦是如此,曹操破下邳城后与吕布成为俘虏,在面对曹操之时依旧认为自己没有选择错,认为即便吕布不听他的计谋那也不像曹操那般奸诈多疑,最终不肯接受曹操发出的相助之请,慨然受戮,临死之前犹大骂曹贼不止。

说来倒也凑巧,荀彧陈宫都曾追随于曹操,并与曹操倾心相交,最后更是都因为曹操的所做所为与他们的人生信条相违背,而与曹操分道扬镳,徒留遗憾于史册之中。

不过这一世可不一样了,这两人都已经入得李璟麾下,李璟相信曹操的悔恨遗憾定然不会在自己身上再次出现,而且现在荀彧的那种死忠于汉室的想法已经被李璟扭转成忠于天下。

至于陈宫,李璟也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接下来就看老天肯不肯给李璟个面子,让陈宫能够走出这个心结。

李璟甚至有这样一种感觉,一旦陈宫走出了内心的困境,无论是谋略才能还是格局气度,都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