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夜明枪-第十章 大战的阴影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当前位置: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玄幻魔法>孤夜明枪> 第十章 大战的阴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章 大战的阴影(1 / 2)

西北的风总是那么的干燥,伴随着马蹄的起落扬起阵阵的黄沙,一连串身影在黄沙中由近至远慢慢变得清晰,领头的是一位身着黑色劲装的少年身后跟着莫约二十人。在队伍的末尾有一人横放在马背上,看上去好像是被打晕了。

马背上的人正是被李光睿打晕的三皇子,而领头的少年正是烈阳军先锋营营长李宗训。伴随着马背上的颠簸,三皇子渐渐醒了过来,睁开眼睛看着满天的黄沙,他用尽全身的力气问道“我这是在哪里。”三皇子刚刚醒过来没什么力气,但是一旁的李旭依然听到了他的声音。

“殿下!殿下醒了!”李旭大声的呼喊道。

在队伍最前端的李宗训听到了之后示意队伍停了下来,驱马向三皇子走去。

“李旭,我这是在哪里。”李旭下马将三皇子从马背上扶了下来,一边扶着三皇子一边虚弱的问道。

“殿下,我们在回宁海城的路上。”

“宁海城!我刚刚不是还在烈阳军中怎么现在就在回宁海城的路上了!”

“三皇子殿下,我奉烈阳军主帅之命护送殿下返回宁海城。”此时李宗训也来到了三皇子的身边。

“李将军,所以烈阳军是真的不愿意我加入吗。”回过神来的三皇子有些失落的问道。

“殿下,从军打仗并非易事,这和我们江湖打斗不同,战场上的情景只会更加的残酷,在我看来殿下你还没有做好准备。”

“那什么时候才算做好了准备。”

“当你真正知道你为何而战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不管是是不是一个军人,你都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个优秀军人的品质了。”

说完李宗训翻身上马,向队伍的前端走去,三皇子则是若有所思的站在原地。李宗训示意众人继续前进,如今的西北不太平,夜间行军又过于危险,所以得在天黑之前赶到宁海城。

见众人开始继续前行李旭看了一眼三皇子说道“殿下,上马吧,我们回宁海城了。”

三皇子也翻身上马跟上大部队一同前行,只是现在的三皇子有了更多的思考。

此刻烈阳军大部队已经离开了那个废弃的驿站,现如今烈阳军兵分两路,一支部队由董先林率领先行开赴边关重镇威扬城,另一支则是由李光睿亲自率领前往敦泉城,同时紧急调派了驻边的军队加强对玉疆、拜山两座关隘的防守力度,一切都开始按照大夏与草原开战的情况开始部署了。

李光睿这边带领军队正在前往敦泉城的路上,一旁的顾准则是不停地观察着四周,嘴里还默念着什么。

“顾先生,我看你这一路上一直都是在观察沿途的地形,所谓何事呀。”

“大帅,如果我们和草原的战事如我所推断一般进行的话,那么敦泉城可能是最为惨烈的一处战场,我这沿途了解一下这里的地形,好针对性的布防,到时也能减少许多的伤亡。”

“敦泉城会是最惨烈的地方?难道不是宁海城吗。”对于顾准的话李光睿大为不解。

“宁海城会是这次匈人进攻的主攻方向,一定会全力进攻,但是宁海城城高粮多我们位于城内只需扎实做好防守即可。但是当匈人转头攻击敦泉城时,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陷入失去后勤补给的状态了,如果无法攻下敦泉城拿下补给那么此次对于大夏的战争就提前宣告失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以匈人会在此刻进入破釜沉舟的状态,此处的战斗绝对是最为惨烈的。”

“那依先生看到时候由何人坐镇这敦泉城最为合适。”

当李光睿一问完这句话,只见顾准直接下马跪在了他的面前。

“大帅,能守敦泉之人放眼整个烈阳军中有一人最为合适。”顾准跪在地上说道。

看到跪在地上的顾准,李光睿大概也已经想到了顾准所想的人选了。

“为何是他,一个毛头小子,能担此重任吗。”

“少将军的武艺胆识放眼整个烈阳军都无人出其右,敦泉城的防守战很大可能会在最后演变为双方最为血腥的厮杀,这种程度的厮杀非先锋营可以担当此任不可。此战凶险异常,但若派遣其他的部将,恐须在敦泉城内部署更多的兵力。如此一来就不利于整体战事的部署,我知此次凶险万分,但我思虑再三确实是没有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先生不必有此压力,宗训他既然在我烈阳军中那么他就是一个军人,当大夏需要他的时候,他就要出现在这个地方,能够在此为大夏浴血搏杀也算是对他的一次历练。”

“大帅,在下一定竭尽所能为少将军谋划,以保少将军周全。”

“顾先生不必太有压力,旦尽人事就行。”李光睿安慰道一旁的顾准,但是作为一个父亲,自己又何尝不为自己的孩子担忧,正如顾准刚刚所说,敦泉城很可能成为此次西北战事最为惨烈的地方,将自己的儿子置身于此做父亲的如何安心,但是他是个父亲也是一个将军,那么他的儿子就和烈阳军中的每一个一样。

“那顾先生到时候准备如何部署兵力。”顾准回到马上,一行人继续向前走去。

“烈阳军一共八万人,在第一道防线威扬城我准备给董先林两万人马,因为这道防线不禁要抵御匈人的第一波进攻,还要在后续对于匈人从后方输送的补给进行阻断。在宁海城内部署三万人马,宁海城是匈人此次进攻的主要目标,三万人马基本可以保障我们在不主动出击的情况下拖到匈人补给不足。敦泉城给少将军两万人马,再把他的先锋营也划给他,敦泉城相较威扬、宁海两城城池更小,两万人足以满足防务的需要,这也是少将军第一次指挥这么多人,也算是对他的一次试炼。剩下的一万人在玉疆、拜山两处关隘各安排五千,并加上驻守边关的士兵,这两处主要是阻截逃窜的匈人,所以并不用部署过多的兵力。”

“敦泉城只安排两万人,这个兵力够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