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镇上,一个白衣少年牵着马走在大街上,口中念着:“这么多年了,这里还是一点儿都没变啊!”
大街上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看着路边的那些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建筑,脑中回想起了许多的曾经趣事。
这里的人样子变老了,但他依旧记得他们是谁,因为他都曾把他们家的东西弄坏过,让他们每回都不省心。事后,刘诚的父亲还要一个一个登门赔礼道歉。
刘诚成了镇上人们眼中的捣蛋鬼,专门惹祸弄坏别人家东西,还带坏了许多孩子。一群孩子东闯西跑,弄了个鸡犬不宁。
现在,他回想起来也觉得十分地好笑,真不明白那时的自己做什么坏事。刘诚走到一个酒楼,小时候他经常到这里蹭吃蹭喝,掌柜都会让他吃好吃的,刘诚的父亲刘义在镇上几乎帮助过所有人,是出了名的大善人。
这也是刘诚这么闹,也没被人们讨厌的原因,人家都只当他是个孩子而已,对他不会很凶。
刘诚找了位子坐下,喊道:“小二!”
店小二走了过来,十分有热情地问他:这位客官想吃点儿什么啊?”
刘诚说:“把你们这里所有的招牌菜都上一份。”
店小二有些迟疑回答:“您真的要全上一份?您吃得了这么多吗?”
刘诚把一块金砖放在桌说:“小二,你尽管上来!我有的是钱,还怕吃不完了吗?”说完,他把金砖扔给店小二,店小二接到金砖后眼睛都亮直了,急忙说:“放心!客官马上给您把菜做好端来,请稍等一下。”
店小二退了下去,不一会儿,他就端来了满桌的美食。有红烧鱼、麻辣豆腐、烤鸡、烧鸭等招牌,刘诚看着桌子上的美食,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
色泽亮丽,香气四溢,刘诚对桌上的美食很满意。他拿起筷子就开吃起来,一口咽下肚,还觉得不够。又继续吃几口,尝试了其他菜品,都让人欲罢不能,根本停下筷子。
刘诚吃饭吃了两个时辰才吃完,其他客人看着他一个人吃了那么多,都看得入神了。他们绝对没见过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吃得比两个大男人还多,当刘诚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成了所有人的焦点。
他也不在意那些目光,离开了酒楼,前往刘府。
刘诚站在刘府的门前,看着门上的封条和破旧的大门,心情十分地复杂。十年了,曾经的小少爷也从孩子变为了少年,没了往日的活泼好动。
刘诚如今十五岁了,离家十年一直在外面,直到现在他才回家。刘城推开大门,走进了刘府,屋顶上的瓦片早已被风吹雨打而变得残破不堪,四周的屋子都布满了蛛网,地上落叶铺得到处都是。
刘诚来到了自己的房间,书桌上的书籍被灰血覆盖,他拿起书拍了拍上面的灰尘,擦干净书面。这是《道德经》刘义让刘诚背得最多,写得最多,就为了让刘诚明白其中的道理。
那时的刘诚不明白刘义的用心良苦,多年之后,他才知道《道德经》的意义。刘诚学会了做人道德的道理,拿着手中的《道德经》,看向天空说:“爹,娘,孩儿回来了!你们的仇,孩儿定会为你们讨回来的!”
一滴眼泪从他的眼角流下,他坚定地说:“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流下一滴眼泪。大仇得报后,孩儿一定会与你们一起团聚的!”
刘诚离开魔影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回到清水镇,就是看看他曾经生活的家。他所有的美好回忆都从那里诞生的,那是他出生的地方。
刘诚这个浪子又怎么不会想家呢?重新回家本应该是他高兴的事情,可当他回家后,却没有一个人在他身边,他的心中只有无尽的悲伤。
而跟他有亲缘关系的刘家却是杀他父母的人,刘诚决不会与刘家相认,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命运是多么捉弄人啊!让刘诚与自己的族亲变成仇人,让一个孩子没有父母。刘家早已隐世不出,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下落。刘诚就算是知道刘家的下落,他也不想先找刘家寻仇。他对刘家的底蕴不够了解。
而大姜王朝的皇帝飞,刘诚对他已经非常清楚了。他最有把握对付的人只有姜帝龙飞了,瓦解一个王朝对于他而言,虽然有些难度,但不代表绝做不到。
刘诚在清水镇上重建了刘府,从官府手中买回了地契,破败的刘府又变回了以前的样子。他成了刘府的一家之主,招了一些下人在府中,这些下人是刘诚精心挑选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很勤劳好干,有了他们打理府中的事务,刘诚也不用太操心了。
这些年执行魔影刺杀任务赚的钱很多,多到他都用不完。那些钱换成一沓沓的大银票足够刘诚建立起一个商会了,他要走刘义的老本行经商。
清水镇位于边境地带,这里商业并不是很好,都是些小本生意而已。
于是,刘诚想到一个主意,那就是做跨国生意以清水镇为中转站,将三大王朝的商品卖出,并在各大王朝设立分会,总部则设立在清水镇上。
三大王朝分布地域不同,所特产的产品也不同,所以跨国卖收益很高,但风险也很大。不只刘诚想过这个想法,之前也有人去尝试过。
一旦被三大王朝的皇室得知,就会被立刻封杀,没有哪个国家允许自己的钱流到了其他国家,而自己的货物却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