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用人教啊,你那个嘚嘚,是个长耳朵地都烦”。老憨的车一边回击着,一边配合着调了调座椅,以更适合老徐的身形。
“你的驾照咋没了?”一直没搭腔的老憨开了口,很不解的看着老徐。
“靠,醉驾!半年不能动车”。
“酒驾?现在人喝酒没事啊?”
“靠,我喝酒没事,车喝就不行了,醉驾,正好给查住了,嘿嘿”。
“车喝醉了,他怎么喝的?”
“那天我能了瓶好酒,一共喝了一杯,就晕了,我酒量又不大。刚上车我那车就闻见了,说:‘哟,酒不孬啊!’我说你懂个茄子,又不会喝。他搭腔说:你才茄子呢,就你个醉猫,一杯就成浆糊了,我比你懂酒,不信你让我尝尝。我说你又不长嘴,往哪里尝去?他说你给我倒到玻璃水壶里就行”。
“玻璃水壶?”老憨不解的问。
“我也是怼气,掀开盖就把剩下的多半瓶都倒进去了,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果就给查住了,他醉驾,我挨罚”。
“这个……”,老憨表示不解
“后来去了儿子儿子店一查才知道,我那个车上酒精检测芯片和酒厂用的是同一批,在酒厂测试时上地瘾。儿子店有责任,所以没怎么罚我,嘿嘿”。
“哈哈哈哈”老憨听了也忍不住乐了。
“少见多怪,好这一口的都是从玻璃水壶里哈酒的,那有个接受器通主控。没文化,真可怕!”驾驶台飘出车的声音。
“哆啦,别插嘴,用心开车”。哆啦是老憨给车起的名字,听了老憨的话果然不再出声。
说是开车,其实没跑十米就已经浮在空中,进入自己的维层维道。
那时的车和人通行在不同维层,车和车也在不同的维道,经过精确计算的维道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开合维孔,理论上不存在相互交叉乃至碰撞的可能。不过凡事都有万一,开车的醉了不要紧,但如果车醉了,不能在精确计算的时间通过维点进入打开的维孔,驶入相应的维道,那延长占用时间的维道就有可能与别的车的维道交叉甚至重合,从而引发事故。虽然精确预算的碰撞规避和躲避囊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事故的损失,可如果一方的车醉了,轨迹和速度则都不是可以预估得,高速状态下还是蛮危险的。所以那时的交管对喝酒的人不怎么管,但对喝酒的车,却是严查不殆的。而喜欢喝酒的车,都是从玻璃水壶开始的,那是他们的小秘密。虽然那时的车清洁风挡主要是靠高低速粒子流和电子震颤,但传统的备份还是有的,不过,保留玻璃水壶这一点,在行业里也相当有争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