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大唐-26 春考_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6 春考(2 / 2)

看过去,差不多也有三四百人。凌霖感到还在预期之内,有了这些火种,何愁星火燎原。

主席台上,申国公高士廉就此次春考简单讲了几句,永兴公虞世南就考场纪律等又补充了几句。于是,宣布考生入场。

自然科学的考试按考生报考的专业,分别按排入座。分排发放不同的试题。

考试开始的铃声响起,考场里响起了考生撕考卷的声音。考试正式开始。

明经类的监考如林大敌,一遍遍的巡视,出现替考、小抄、泄题等历年出现的丑闻。

相反,自然科学类的各科主考,都悠闲的或品茗,或看书,或小憩。偶尔有人巡视一番。

凌霖、张仲景等人都知道,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少之又少,只要有兴致,无论基础如何,都准备收入大唐科技大学培养;真正有学识的人,考后还要单独面试,面试优异者,报圣上给予功名,入职大唐自然科学院,并到科技大学任教。

所以,自然科学的各科主考,稳坐钓鱼台,根本不担心出什么问题;真正挂念的是自己所在科能否发现几个栋梁之材。

考后的阅卷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自然科学的考生,基本上都是爱好自然科学的:从算术、物理、化学、医学、天文等的答题中可看出,所有的考生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一定的基础。也涌现了一批在某方面有一定造诣的人才。这是大唐的希望之光。

阅卷工作结束后,凌霖组织张仲景、王孝通、释一行以及副考等人对考卷优异者共同面试,以考核思维是否敏捷、专研是否能耐得寂寞、学术是否独到等。最终,筛选出算学优异者十一人,物理学三人,化学五人,天文学五人,医学五十六人,农技学二十七人,综合科十人。建议朝廷针对以上人员授予功名、给予录用。

张榜的日子到了,贡院外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人们更关心的是首次的自然科学考试,会是个什么结果。

自然科学分为两榜:学士榜,录取的是面试优异者,二十六日殿下亲自召见,授予功名;科技大学入学榜,其余的自然科学考生,皆录入科技大学学习。毕业合格,同样授予学位功名,安排到不同岗位任职。

看到这个结果,那些没有报考的考生也动了心思,八股不行,学习自然科学也是不错的选择。回去认真的学习研究自然科学吧。

太极殿。

李世民看着下面的各科才子,兴奋的捻着胡须,喜上眉梢。

“诸位爱卿,你们都是我大唐各行各业的翘楚,朕有了你们,大唐就有了未来。大唐的繁荣富强就靠你们了。朕决定建设大唐科学院,你们就是大唐科学院的第一批院士。宣旨!”

随着贾公公的宣读,一个个平时没有人重视的各学科才子,叩首谢恩!院士,是大唐新设立的职位,虽然是学术职称,但待遇地位等同于各部尚书。对在民间的学子来说,无异于一步登天。可见,李世民对这次春考自然科学的重视:名、利,不吝给予,希望由此带动大唐的学术氛围。

明经类还是按照传统,分为状元、榜眼、探花等授予,由吏部考核分派各地锻炼培养。

明间传闻:学自然科学有一技之长的越来越受重用了。由此,大唐兴起了自然科学热潮。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