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董天仪退去,子婴独自坐在宝座上,双眼微迷,右手手指有节奏的敲打着扶手上,发出阵阵清脆之音。
“老师已然离去,你们怎么看待此事!”子婴对着空气开口道,仿佛有人隐藏在里面。
“董国师实力深不可测,不亚于吾等,在我们释放气息之前恐怕就已然发现了我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听空气中一道声音传来,三位身影在声音回响中凝聚在子婴面前。
“是吗?”子婴暂时停止了右手的敲打,想了片刻又莞尔一笑:“老师乃儒家之首,礼剑王制之主,有此实力亦在预料之中。若只是一群舞文弄墨的书生,又怎么能让儒家久位于三教九流之首呢?”
“公子英明!”蓝衣男子拱手恭维道。
“哦?是吗!那李由你来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子婴慢问道。
李由轻理思绪,开口回答道:“董国师身为礼部之首,于公而言维护公子行动上符周礼,下应民心,于私可借威行事压制仁部势力。大势之下,容不得他抗衡!”
“大势所驱,如同高山滚石,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五洲十地将再无净土,无论是五公亦或是诸子百家,在这场浩劫中皆无法独善其身,只有团结一致才能走的更远。”苏牧紧随其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兵锋所指,势不可挡!无论是四公之军亦或是诸子百家,还是在将来会出现的外敌,蒙恬愿为秦地流干每一滴血。董国师既然感受到我们的气息,就应该能明白我们的立场,明智之人必会选择明智之举!”蒙恬一语,颇有气吞山河的气概。
听到此处,子婴认真的点了点头,慷慨道:“前路漫漫,吾与诸君共行。爷爷曾有一统山河,改天换日之胜举,吾虽不及其才,亦愿舍生取义为人族战至最后,这是责任,也是宿命。吾曾听父亲言,爷爷曾对其说过生于王室,这本身就是一种罪,如今想来,却是明悟了几分。”
“哦?张立呢!怎么不见他的身影。”子婴扫了扫周围,突然发现只有三人身影。
“请公子不要怪罪!”苏牧淡然的回答道。
“小立听闻新一代天机子出世而来,欲一览太虚剑之锋芒,便抽身而去了。”
“太虚吗!”子婴右手握在定秦剑之上紧了紧手指。“神兵榜第九位和第三十六位之争吗?既然张立有此心,那便随他去吧。”
“谢公子!”
说完苏牧三人面面相觑,互相点了点头对子婴开口道:“公子,那我等就先行离去了。”
“去吧!”子婴挥了挥手,一直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思考了很久很久。
要变天了!子婴心有所想,不由自主的又紧了紧握在定秦剑上的手,青筋清晰可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