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驹知道此番丞相落入叛臣之手,蜀中一切大事需要他这个统领来定夺,于是连夜派人前往成都城防营通知吴统领速来省府商议军机大事,立即修书一封将四川此时的情况飞鸽传书如实向雨台山汇报,汇报中吴龙驹胸有成竹地把自己如何处理当前危机的想法与打算秉呈朝庭,希朝庭定夺。
城防营吴统领算是吴龙驹的心腹,也是成都城防的首任责任人,半夜三更获省府吴大人召唤此前从未有过的来,此番如没有非常坚急的事务他是不会他有意惊扰下属的。吴统领听了吴大人人的情况通报之后,也意识到了问题和严重性,于是当机立断做出三项规矩:一是立即加派兵力加强成都城防营各城门的守护;二是非城防营的军人不得进入成都城区,如有号军郭子祺部任何人员进入城内,需吴统领亲自批准;三是立即派人寻得刘丞相现在所在的地方。吴大人肯定了吴统领的部署,吴统领的成都城防营时下有一万五千人,除驻扎在成都主城区和周边的三十里范围之内,一旦战事暴发,城防营一干人马可以在一个时辰之内集结待命。
与此同时,吴大人又及时修书给驻扎在蜀中道的谢敬尧,把丞相被郭子祺所扣的事及郭子祺的野心说与谢敬尧听。吴龙驹知道谢敬尧最敬重刘艺顺,当时他的水军及德干地方民团编入郭子抛压人号军心里就有些不悦,但出于他对丞相的敬重,事情既然是刘丞相主导的,他也就当言听的计从无话可说了。吴龙驹要谢敬尧控制好德干民团、水军及川东号军所驻部队,谢敬尧是号军北路军副统领,主持川中、川东军务,整个川东地区的号军实际指挥权掌握在他的手里,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会轻举妄动。
吴大人还让城防营派出十乘快骑,向成都周边的各州县递去通知,要求各府、县密切关注号军郭子祺部的动向,一有号军异动立即向省府汇报,并要求各地立即调集精兵前往成都参加集训,抽调的城防营兵士计划在两万人左右,加上成都城防营一万五千余人,共有三万余众,保卫成都已经促促有余。此时,郭子祺的军队两万余人驻守在温江,与成都主城区相隔三十余里,而号军北路军的其他各部有驻广元的,有驻乐山的,另外就是川东的谢敬尧所部,郭子祺如要发动兵变必调各路军人前往成都,无论是南边、北边两地的号军要集结成都非一日两日可以到达,一有异动省府自然提前会做出应对举措,而各地州的城防营都会对异动的号军加以阻拦。
吴龙驹再一次确认了自己的一系列部署,生怕什么地方有不妥之处,直到认为无懈可击了,方才松了一口气。尽管吴龙驹不是军事主官,可在拓展和稳定四川的过程中,自己早已经算是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将军,他相信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即便你是一个门外汉,只要你用心去钻研也会成为行家理手的。在吴龙驹看来,郭子祺一介行伍之人,可必竟头脑简单,逞的也是匹夫之勇,在智者面前他到底还是稚嫩得多,古有仕者无敌、智者无敌之说,而郭子祺这两点都不占,想要胜他还是有胜算的。
吴龙驹与一帮谋臣还在省府指挥中心汇总各地的反馈,城防营派出去的兵士回来报告,他们侦察到在温江县的一处深宅四门紧闭,时有兵士和号军的宙官从里边出入,尤其是郭子祺也从里出来,从那戒备森严的阵势,这里既不是号军的首脑机关却吸引如此重要的频烦出入,于是侦察人员判断这里必是刘丞相的所在之处。于是连忙返回省衙把这事秉报给指挥中心。
入夜,城防营吴统领又派出两名轻功上乘的侦察人员潜入那此大宅,居高临下的观察到院内的全部情况,院子里有上百名军士值守,单巡逻的士兵二十四小时忙活在大院之中,大院居中的一处房子里,夜晚时分却灯火通明,侦宗的士兵看到丞相手里捧着一本书,泰然自若的在屋子里频频踱步,刘管家站立在屋子的一个角落,目睹着主人在如此景遇之下的心无旁鹜。
锁定了刘丞相的所在和丞相的近况,吴龙驹心中暗喜,这更加证明了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现在是他要策划好如何营救的问题。
吴大人深知,此时还不是自己与郭子祺翻脸的时候,自己要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来一招投石问路看郭子祺是何反应,吴大人拟了一封拜贴派人送给郭子祺:
子祺吾兄:
前日给丞相的饯行宴因参与者甚众,与兄未有单独聊叙之时间,四川大局已稳兄台功不可没,总想找个机会答谢兄台,丞相也时常让我辈多向兄台请教、学习,恰好今日获丞相书信称那日宴后尚在兄台一清雅之所小憩,平时军务、政务缠身难有清闲之时,若谋不弃龙驹在九眼桥寻了一处清幽之地,想请兄台携丞相一同前往,乘丞相还未成行共商四川未来大计若何。
顺祝:大安!
愚弟龙驹即日谨上
郭子祺接到这封拜贴,心里陡然一惊,原本以为自己所做之事没有走漏半点风声,可不知吴龙驹从什么地方却知道了丞相在自己手里。吴龙驹的拜贴看上去人情勉勉,却字字暗藏杀机,是在逼自己暴露,也是在告戒自己悬岩劣马、回头是岸。
一时间,郭子祺心里开始恐慌起来……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