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时候,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同名小说再次大火,我开始读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本小说,那时候认识了一个文艺女青年,她给我推荐了很多青年作家,我也因此读了他们很多的书,例如卢思浩的《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大冰的《阿弥陀佛》、《乖,摸摸头》,以及张皓宸的《我与世界只差一个你》,苑子文苑子豪兄弟的《我们都一样,年轻又彷徨》,关东野客的《我故事,你有酒吗》等等。
诸如此类的青春励志文学作品,是我在2016年,2017年主要阅读的内容,大大小小,多多少少的这类书,大概读了有20-30本吧。
2018年,零零散散的读了一些名著,例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钱钟书的《围城》,余华的《活着》,以及一些鸡汤书,例如《所有失去的,都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归来》,方不见的《愿有深情可回首》、张嘉佳的《云边有个小卖部》,还有一些职场类书籍,比如《颠覆平庸》、《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为了孩子重塑教育》等等。
2018年的时候,就是什么书都读,但凡觉得喜欢的,有用的,都会买来读一读。
2019年的时候,通过网络接触到了一些新的读物,那时候罗振宇的“得到”app正在探索知识付费和精准阅读,同时联合中信等出版社出版了很多专业知识类的书籍,我从而开始读《变量》、《薛兆丰经济学讲义》,也正是通过网络,了解到了一些书并买来读,例如阿耐的小说《都挺好》、末那大叔的《我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以及鸡汤网红五部曲《狼道》、《墨菲定律》《羊皮卷》等。
2020年的时候,读了《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断舍离》、以及开始读一些互联网或企业相关的书,例如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腾讯传》、林军的《沸腾十五年》、周鸿祎的《颠覆者》、以及《乔布斯传》等等。2020年还报考了心理咨询师,读了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教材书籍。从2020年开始,我发现我喜欢中国企业历史发展类,以及互联网发展史类的书籍了,我的阅读口味,不再是青春励志的书籍,而是那些具有厚重历史感的书,这也萌生了我想通过大量阅读此类书籍,从而以此为背景,创作一部讲述中国企业或中国互联网近十几年,几十年发展的小说。
2021年,因为创作小说的缘故,我开始有意读一些小说作品,这些小说大多数是被改变成影视剧的,例如阿耐的《大江大河》、毕淑敏的《女心理师》、叶广苓的《青木川》,以及依旧对张嘉佳喜欢,读了他今年的新书《天堂旅行团》、以及一些职场类的书,例如吴军的《见识》、《格局》等,当然,这两本书是我远在澳洲的姑姑给我推荐的,若不是她,我怕是不会接触到这类书籍。
这些大概是我从2015年6月大学毕业至2021年12月月底,读书概况,按照平均一年读10本书计算,7年的时间,我大概读了有70本左右的书了。
我想把自己这几年的读书经验,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