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的引用,是不是有很多人都一脸懵逼,看的头皮发麻?看不懂也没关系,因为我们只需要知道三维物体是无法完全脱离三维空间的。这里我们用二维与三维空间进行类推。
因为上面的引用提到,物质是由有两个端点的最小基本单位开弦组成。所以我们拿一张纸和一根线,将线的两头粘在纸上,再将线平放在纸上,这张纸就相当于二维空间,线就像二维空间里的物体,然后我们再通过提起线的中部将线脱离纸面,但由于线的两段被粘在纸上,所以线并没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完全脱离纸面,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二维物体的三维展开,但却无法完全到达三维空间。现在再来观察纸面,原本这根线都在纸面上,现在却只有两个端点,从纸面及二维的角度来看,线消失了!而三维物体的四维展开也是这样的效果。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到四维空间储存技术原理,它与空间坍缩折叠技术恰恰相反,是通过将物体的三维空间四维展开,仅仅在三维空间留下两个“端点”实现储存。
在2705年,地球人类将这项技术发明后便与空间坍缩折叠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小质量物体还是空间坍缩折叠技术耗能更小,大质量物体更适合四维空间储存技术。此外这项技术相比于空间坍缩折叠技术还有一个优点——当应用到人及生命体身上时,没有任何副作用。原因是空间坍缩折叠技术在坍缩与折叠的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对生命体的超细微结构造成破坏。此外黑装备的s级纳米尖兵战略装甲就应用到了此项技术。
最后这里再提一下第三章出现的力场驱动技术,其原理我也尚且不知,只知道它搭载了可调介子环流发生器,只要所在区域具有适当的力场强度它就能不受约束的在控制方向上产生驱动力。以我目前的能力是设想不出它的技术原理了,也查不到他的原理解释,可能是因为这项技术在未来的十几年就能实现,所以现在它的技术原理属于机密吧!当然,随着知识储量的不断增加,我还是会尝试设想它。
(本章完)
御宅屋自由小说阅读网